王重阳是中国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创人,后被尊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他有七位出名的弟子,在道教历史上称为北七真。王重阳揉合儒家和道、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合一。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认为“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著作有传道诗词约千余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王重阳(1112年—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又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王重阳。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中国宋代道士。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遂易名世雄。年47,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建立全真道。其善于随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在山东宁海等地宣讲教法。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收弟子7人,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十年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4人返归关中,途中卒于大梁(开封)。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
其传世着作有《重阳全真集》,内收传道诗词约千馀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历史小说、电影电视剧都有广泛的介绍。而真实的王重阳虽然没有电影电视中的神话,但是在历史上。王重阳为民众伸张正义,治病救人。王重阳写的《易演册》为他中年对周易、相术、自然,一种深入的阐述。其中有些内容到现代也极其有价值。王重阳在相术学也有其实也有突出的研究,现在很多人觉得相术是属于迷信,引用恩格斯的一句话“在没有科学的时代,迷信就是科学”,因此古代人认为掌握精深的相术学代表一个人的学识和休养程度的高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