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属巴郡宕渠县地。南梁大同三年(537)置游山县,为州、县治所。唐久视元年(700)析置大竹县,属蓬州。因地产大竹而得名。明洪武九年(1376)属广安州,清属绥定府,1950年属大竹专区,1953年属达县专区,1993年属达川地区。现属达州市。
1997年,大竹县面积2074.6平方千米,人口102.2万,辖5个镇、58个乡:竹阳镇、石桥铺镇、周家镇、柏林镇、庙坝镇、城东乡、城西乡、竹北乡、乌木乡、东柳乡、朝阳乡、团坝乡、杨家乡、人和乡、田坝乡、中华乡、黄家乡、清河乡、柏家乡、李家乡、石河乡、月华乡、双拱乡、二郎乡、双桥乡、余家乡、蒲包乡、新生乡、永胜乡、安吉乡、观音乡、白坝乡、双溪乡、罗城乡、高滩场乡、八渡乡、西河乡、中和乡、明滩乡、石子乡、吉星乡、杨通乡、天城乡、四合乡、张家乡、文星乡、童家乡、石龙乡、神合乡、高穴乡、金鸡乡、五仓乡、黄滩乡、妈妈乡、牌坊乡、新桥乡、姚市乡、欧家乡、高家乡、清水乡、民主乡、莲印乡、川主乡。县政府驻竹阳镇。有国有茶场2个,林场4个。
2000年,大竹县辖14个镇、49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952734人,其中:竹阳镇71561乌木镇18889杨家镇16810清河镇20607柏林镇22427石河镇24124石桥铺镇25060观音镇15350周家镇28626石子镇13544文星镇22739高穴镇17793庙坝镇17178清水镇18721城东乡14202城西乡18181竹北乡24490团坝乡19223东柳乡20289朝阳乡15419人和乡13844田坝乡8465中华乡10386黄家乡7809柏家乡12256李家乡14994月华乡13603余家乡15001双桥乡8880双拱乡12086二郎乡13511蒲包乡4006永胜乡20161新生乡16377安吉乡14123白坝乡17579双溪乡14010罗城乡10959高滩乡14677明滩乡12572八渡乡12753西河乡9371中和乡9868天城乡14217扬通乡12536吉星乡8681四合乡13633张家乡6765石龙乡9209童家乡14564神合乡10269妈妈乡14910金鸡乡11061五仓乡9678黄滩乡8732牌坊乡12838新桥乡10118姚市乡11995欧家乡8256高家乡5979民主乡12103莲印乡13758川主乡10908
2003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3]38号)批复同意大竹县撤销城东、田坝、双桥、余家、月华、罗城、西河、明滩、高滩场、吉星、石龙、五仓、新桥、高家、民主15个乡。扩大11个乡镇的行政区域:(1)将原城东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竹阳镇,竹阳镇政府驻竹阳解放街59号。(2)将原田坝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杨家镇,杨家镇政府驻杨家场。(3)将原双桥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石河镇,石河镇政府驻石河场。(4)将原罗城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观音镇,观音镇政府驻观音桥。(5)将原西河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周家镇,周家镇政府驻周家场。(6)将原吉星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石子镇,石子镇政府驻石子滩。(7)将原五仓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高穴镇,高穴镇政府驻高穴场。(8)将原新桥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庙坝镇,庙坝镇政府驻庙坝场。(9)将原高家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欧家镇,欧家镇政府驻欧家场。(10)将原民主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清水镇,清水镇政府驻清水铺。(11)将原石龙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童家乡,童家乡政府驻童家场。新建2个乡:(12)新建余华乡,乡政府驻余家奄。辖原余家、月华乡所属的行政区域。(13)新建高明乡,乡政府驻高滩场。辖原明滩、高滩场乡所属的行政区域。
2004年1月14日,《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竹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达市府函[2004]9号);2004年2月4日,大竹县人民政府转发《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竹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的通知(竹府函[2004]9号)。
2004年,大竹县辖18个镇(竹阳、石桥铺、周家、柏林、庙坝、石河、清河、高穴、杨家、乌木、文星、石子、观音、清水、欧家、团坝、妈妈、双拱)、32个乡(城西、竹北、东柳、朝阳、人和、中华、黄家、柏家、李家、二郎、蒲包、新生、永胜、安吉、白坝、双溪、八渡、中和、杨通、天城、四合、张家、童家、神合、金鸡、黄滩、牌坊、姚市、莲印、川主、余华、高明)。
2008年4月26日,余华乡更名为月华乡。
2008年,大竹县辖18个镇(竹阳、石桥铺、周家、柏林、庙坝、石河、清河、高穴、杨家、乌木、文星、石子、观音、清水、欧家、团坝、妈妈、双拱)、32个乡(城西、竹北、东柳、朝阳、人和、中华、黄家、柏家、李家、二郎、蒲包、新生、永胜、安吉、白坝、双溪、八渡、中和、杨通、天城、四合、张家、童家、神合、金鸡、黄滩、牌坊、姚市、莲印、川主、月华、高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