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位于延安城中心,乃延安“四大名山”之一,因“叶生吹箫引凤”凤凰山风景图的传说而得名,古往今来堪称延安一大名胜之地。清《延安府志》载:“城跨其上,雉堞巍然,为郡山首,上有镇西楼,宋范仲淹建,残碑犹存”。
凤凰山最高处海拔1132米,为延安城四周群山之冠,也是延安城的主要依托,所以历代城防工事都修筑在山的东坡及山畔上,为守城屯兵扎寨之地。山上古遗址有镇西楼、凤凰阁、文昌阁、六郎寨、狄青寨及传说为北宋年间杨六郎(延昭)调兵遣将而挖筑的转兵洞。沿山势而筑的古城墙据考证始建于公元前215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是延安城防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城池。
据载,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以北方的匈奴为威胁秦王朝安全的主要敌方,故命大将蒙恬亲率大军30万北征匈奴。蒙恬为了伐师进退畅通,采取了两条重要的军事策略,即进攻线上稳打稳扎,防守线上步步为营,以守制攻。延州当属其列,被命大兴土木在凤凰山筑城为池,其后,北宋名将韩琦、范仲淹、庞籍、杨家将、沈括等驻守时不惜人力加固完善,使该城池形成气势恢宏的规模,连带周围军事咽喉要地共五座遥相呼应的城池,被历代誉为“五花莲城”。唐代诗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途经延州时,挥毫写下《塞芦子》名句:“宝塔钟声三川闻,肤施(今延安)鸡鸣五城应”。凤凰山这看似简朴的古城墙,却浓缩了千年历史风云,凝聚了广大边陲军民将士的血汗,使她成为一座无言的历史丰碑,一个内涵沉重的历史景观。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驻延安城后。第一个住地便是凤凰山。因此,凤凰山之名更加驰名中外。古今美丽而神秘的传说,愈发给这座饱经历史沧桑的古老城池增添了无限光辉,历代名人纷纷登山揽胜,俯瞰延安的壮丽景色。当年,就连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也忙中抽闲借登山赏景之际为徐特立祝贺六十大寿,这种尊师重教的举动,当时在陕甘宁边引起很大震动,并被人们久久传为佳话。
凤凰山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内凤凰山麓,是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至1938年11月20日到达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实现了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的情况下,党中央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最终实现了第二国共次合作。中共中央在这里先后召开了1937年3月的政治局会议、苏区党代表会议、白区工作会议以及六届六中全会等重要会议,作出了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移等重大决策,为即将到来的全国抗日战争,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光辉著作,还会见了白求恩、卫立煌等许多中外人士。凤凰山麓旧址,不仅是一处革命纪念地,其保存完好的建筑设施,还充分体现了陕北民居的特征,特别是其窑院结合的四合院建筑布局,为典型的富庶人家住宅形式,窑为主室,瓦房为厢房,窑前有高台石阶,青砖门廊,门前有照壁,院内有石碾、石磨,门窗镂花,无不具有鲜明的陕北风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