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嘉定

家乡区县: 上海嘉定区

嘉定镇素有“教化嘉定”之美誉,历来崇文重教,文脉相承。南宋嘉定十一年,在镇内建学宫,即嘉定孔庙,是著名的教化圣地。宋至清从这里走出了192名进士,嘉定镇籍的龚氏一族十三进士,廖氏祖孙四进士,清代王敬铭、秦大成和徐郙三名状元,人文荟萃,名噪四方。
教化,一指教育发达,二指文化昌盛。
明朝中后期以后,由于棉花的种植以及黄道婆织布技术的引入,嘉定大量种植棉花。一大批徽商大款纷纷来到嘉定经商买卖,商品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棉花的种植。不少百姓家庭因此经济条件大为改善,之后便有能力送孩子读书。嘉定的教育文化在经济的助推下日渐繁荣。不少嘉定人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了仕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来自“教化之乡”的嘉定学子,往往又被朝廷委任为“学政”。
学政是“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教育考试、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三年一任,不问以前官阶高低,与督、抚平级,一般由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这也难怪,主管教育文化的“副省长,”当然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更需要有镀金的“教授”头衔,“博士”学位。
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担任过“学政”一职的嘉定人有:
侯峒曾:明朝进士,在“三屠”中以宁死不屈的杰出表现名闻天下。曾任江西学政。期间,对两名违章的宗亲考生予以除名,刚直不阿,“守法无二”,获朝野称赞。
张大受(1660?-1722)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做过贵州学政。有《匠门书屋集》三十卷。
曹仁虎(1731—1787),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编修。乾隆五十一年担任广东学政。
钱大昕(1728—1804),乾隆进士,担任过广东学政。后主江南诸书院。历史学家、考据大师。著有《廿二史考异》。
王鸣盛,科举考试的榜眼。曾任福建乡试主考官,原本要被任命为提督学政兼秋闱大主考官,后来自己主动放弃。著有《十七史商榷》一百卷。著名历史学家、考据学家。
秦绶章:光绪九年进士。担任过兵部侍郎、湖南乡试副主考以及福建学政。首倡定课程、重师道、核经费的教育理念,允许培养翻译人员,引进西方格致(数学),掌握洋务、税则、条约。
徐郙(?—1907)同治状元。1865年任江西学政,后任安徽学政。还做过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徐致祥:徐郙侄儿,当过浙江学政。
廖寿恒:同治二年进士,当过湖南学政、河南学政。后来到中央担任内阁大学士。
还有二位,不是嘉定人,但与嘉定关系密切。
王同愈(1856—1941),江苏吴县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湖北学政、江西提学使,湖北学政。王同愈晚年久居嘉定。著名画家,著有《王同愈山水册》。
陆陇其:浙江宁波人,曾任嘉定知县,著名清官。康熙三十三年,江南学政出缺,康熙爷想起了清廉县官陆陇其,想让他去做江南学政,但此时,陆陇其已去世。

肉肉(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