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们的苗族历史

家乡区县: 毕节市七星关区

族是毕节试验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居住在毕节试验区的苗族主要操川黔滇次方言和滇东北次方言第二土语。苗语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苗语的研究可以寻览到内蕴深厚的苗族历史和文化传统信息。在没有文字之前,苗语口碑文献是纪录和传承苗族历史文化传统的主要载体。现在已经整理出版的口碑文献有《纳雍苗族丧祭词》,《苗族丧祭》,《苗族民间故事选》,《六寨苗族口碑文化》等。

  苗族服饰作为承载着苗族迁徙史重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物,既记录着波斓曲折的苗族迁徙历程,也记录了苗族人民千百年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体现着操不同支系的方言土语衣著的区别,是一道民族文化的五彩缤纷的风景线。苗族服饰的丰富内容,近年越来越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其工艺如蜡染、刺绣、提绣、挑绣等都非常精细,其图案构成的艺术观感非常强烈,审美价值非常之高,既是生活的必需品,又是高深的艺术品。 

苗族的歌舞艺术内容繁多,口琴、三眼箫和芦笙都是流传广泛的乐器,其中尤其以芦笙舞最为著名。在日常生活中,芦笙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和娱乐乐器。曾经在波兰获得过世界民间文艺最高奖——金山杖奖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作品,这个芦笙舞还在国内的许多民族体育比赛和民族舞蹈比赛中获得大奖,曾经参加了几次中国代表团到国外巡演而获得不少荣誉。 

  苗族文学目前主要以民间文学最为丰富,其体裁有诗歌、故事、格言、谚语、谜语、古词等。诗歌有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生产劳动歌、苦歌、反歌、情歌、儿歌、爱情故事诗等,著名的有《创造天地万物歌》、《主世老歌》、《格耶爷老和格蚩爷老歌》、《卓布卯蚩彩娥翠》、《癞蛤蟆和老虎》等。 

尽职的罗米(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