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意式风情街[1] (意大利风情区)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由河北区五经路、河北区博爱道、河北区胜利路、河北区建国道这四条河北区的道路合围起来的四方形地区统称为意大利风情区原意大利租界(意式风情街)现存完整的原汁原味有百年历史的欧洲建筑近200余栋。内含河北区进步道、河北区民族路、河北区民主道、河北区民生路、河北区自由道、河北区光复道、河北区光明道等多条道路。是意大利本土以外最大的意式风格建筑群,内有梁启超、曹禺、张廷谔、曹锟、袁世凯、齐耀珊、张学铭、曾国藩家族、冯国璋、李叔同、汤玉麟、卢鹤绂、王卓然、刘髯公、程克、鲍贵卿、华世奎、易兆云、李廷玉、张鸣岐、李文田、章宗祥、孙良诚、倪嗣冲、段芝贵、王一民、王郅隆、 黄郛、曹锐、卢木斋、郑诵先、黎元洪、安文忠、杨以德、齐耀琳、吕调元、靳云鹏、龚心湛等等多处中国的名人故居,更留下了一代伟人民族英雄蔡锷将军的足迹(蔡锷将军与梁启超先生曾在这里商讨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大计)。天津意式风情街1998年底,作为海河综合开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启动了意大利风情区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这个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影视剧如《非常完美》《建国大业》《白银帝国》《风声》《辛亥革命1911》《梅兰芳》《金粉世家》《大上海》《毒战》等等都是在天津河北区的意风区拍摄,而且更多的影视剧也将越来越多的在这里取景拍摄,不仅因为这里很美,更因为这里是有历史的地方。
美丽的海河之滨、著名的意大利风情保护区内(天津市河北区博爱道30号),坐落着一座雄伟的米黄色建筑。明快的现代格调、浓郁的异国风情,成就了这座建筑的恢宏与大气,这就是天津市规划展览馆(以称规划馆)。规划馆比邻京津城际铁路终点天津站,与天津商业中心滨江道和平路商业街隔河而望,不远处就是天津标志性建筑津湾广场,其建筑面积约15000㎡,布展面积约10000㎡,共分为3层、16个展区。
位于意式风情街,以中意两国历史有着联系的马可波罗为名,将租界中心广场命名为“马可波罗”广场,这个名字一直保留至今,而其他带有洋味的街道的名字早已经被毫不客气的被更改成我们自己的名字,这片土地上的主人永远是中国人。广场周围别墅房顶多为意式角亭,有园亭、方亭之别,圆柱和方柱之分,并分别用圆拱、平拱、尖拱、连拱、垂柱进行点缀。这些角亭高低错落,构成优美的建筑空间,是亚洲仅存的一片原汁原味的地中海建筑群。
离马可-波罗广场不远处有一座十分雄伟壮观的塔式建筑,这就当年借运动竞技为名,公开设赌抽头的场所,是天津最大的赌场。老外叫其“回力球俱乐部”,中国人称其“毁工炉”,因为无数人这里因为赌输后倾家荡产,血本无归。30年代,日本占领天津,将无数意国侨民关在这里,数日不供粮食,当地的百姓在日本兵不注意时,偷偷地往里面送食品,不知道这些曾在中国作威作福的洋人当时是怎么样的感想。
天津曾经是有8个国家建有租界,9个国家设有驻军,堂堂大清帝国的心脏就这样在别人的监视下,哪有不亡国之理。意大利军营是天津保存最好的外国军营,大楼首层为公用设施,上面就是士兵的宿舍,当时意一共有官兵999名,后来被日本人、美国人和国民党的军队当成的军营。
公元20世纪初的天津,曾经有8个国家在此设立了租界。洋人们在这里建造了不少欧式风格的建筑,供自己办公和居住。其中意大利的租界的地点就位于今天的北安桥和天津火车站之间。1902年,意大利任命一个叫费洛梯(filete)的海军陆战队的中尉做项目经理,负责意租界的规化和建设,就这么一个机会,一个普通的意大利人永远地载入了天津的历史。在租界建设过程中,以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建造了完整的道路网及完备的公用设施,建造房屋要求以意大利花园别墅为主,并严格规定沿街建筑不许雷同。意大利风情区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这个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体现浓郁的意大利风情为宗旨,将风情区建设成为集旅游、商贸、休闲、娱乐和文博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