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巡,唐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生于唐中宗景龙二年( 708年),卒于唐肃宗至德二载( 757年)。张巡从小博览群书,晓通战阵兵法,年轻时就志气远大,不拘小节,结交的都是理想远大者或宽厚长者,而讨厌和庸俗之辈交往。在开元末年(741年),张巡中进士,之后以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今河北清河)县令。由于在其任内治绩优良,任满后张巡被召回长安。当时正值杨国忠当权,有人劝他投靠杨国忠,定会被重用,但他却拒绝,答曰:“是方为国怪祥,朝宦不可为也。”于是被调到真源县(今河南鹿邑)再当县令 。
张巡祠坐落在河南商丘古城南门外,是为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雎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安史之乱时,叛将尹子奇率兵13万围攻睢阳,镇守宁陵的张巡率兵增援。张巡受命于危难之时,与士兵同仇敌忾,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拼杀。他用兵如神,屡战屡胜,破了敌军的鹅车攻城,又施巧计与敌军抢粮,后火烧敌军柴道,再用草人借箭十万,使敌军遭受重创。可惜最终因没有后援,城破殉难,但是他为平息叛乱,保护江淮黎民立下了不朽功勋。自唐代以来,睢阳人民多次建庙、祠纪念二人的功绩,现商丘古城内大隅首西街还有纪念他们功绩的“忠烈祠”。
为满足海内外人士怀念、祭祀张巡的心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990年重建了张巡祠。新祠占地4.07万平米,包括广场区、建筑区和墓葬园林区三部分。整个祠堂宏伟壮观,庄严肃穆。10余年来,台湾同胞已多次组团来商丘张巡祠瞻仰祭拜,缅怀英烈。2007年,张巡祠被河南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全省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