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 文彦博

家乡区县: 山西省介休市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 。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及第。他历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将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间,秉公执法,曾成功地抵御了西夏的入侵。为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为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被世人称为贤相。晚年皈依佛法。官至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封潞国公。1097年(绍圣四年),遭言官诬陷而被降职为太子少保,同年四月丁巳(6月16日),文彦博逝世,享年九十二岁。徽宗时,与司马光等被称为“元祐党人”,后被特命从党籍中除名,并追复太师,谥号忠烈。

   文彦博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声名闻于四夷。元祐年间,辽朝派使者耶律永昌、刘霄来访问,苏轼接待,同使者一起拜谒哲宗。在殿门外使者望见文彦博,退立改容说道:“这是潞国公吧?”并问文彦博年寿。苏轼回答后,使者说:“年寿如此高,但身体怎么这么健壮。”苏轼说:“使者还只看到了他的容貌,没有听见他说话。他综理各种事情,极其精练,即使少年也赶不上;他学问贯古通今,即使专门名家也有不如。”使者崇敬地说:“文彦博真是天下异人。”文彦博回洛阳后,西羌首领温溪心有匹名马,请求边境官吏,愿意把名马赠送给文彦博,哲宗特诏允许。他被别国人崇重达到了如此程度。

   文彦博虽然官居高位,也很富裕,但他平常接待人谦逊下士,尊德乐善,生怕做得不好。[37] 他执政于承平之时,史称:“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文彦博于辅助朝政,平雪冤狱,处处为百姓着想,多所建树,在北宋中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陆鹏(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