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经济开发区

家乡区县: 浙江省上虞区

上虞经济开发区,于1993年1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省级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先进开发区。上虞经济开发区与老城区仅一江之隔,既是老城区的拓展和延伸,又是绍兴上虞区未来发展的新城区和工业新区。开发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建成10平方公里。区内各类市政、公用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已全面实现“八通一平”,完全适应各类投资项目需要。

在美丽神奇的曹娥江的西岸,一座具有江滨特色、风光旖旎的现代化新城正在迅速崛起,这就是绍兴市上虞经济开发区。上虞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10月启动开发,1993年11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是集科、工、贸、娱乐公建、居住于一体,以产业集聚为主要载体,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区。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际建成面积已达13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37.85平方公里,近 期规划建设面积16.5平方公里。截至 2004 年 底,区内已有内资企业367家,总投资106.24亿元,年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43家外资企业落户开发区,总投资7.17亿美元,合同外资3.36亿美元,实到外资1.68亿美元。上虞经济开发区已真正成为上虞区外向经济的主战场和上虞经济建设的重要增长点,其示范和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在全省开发区考评中曾连续四年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开发区。

绍兴市上虞去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10月启动开发,1993年1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是省级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先进开发区。
该区位于长江三角洲繁华的长三角经济带,北濒杭州湾,东至余姚22公里,西至越城区21公里,北距上海220公里,动工建设的跨海大桥建成后将缩短同上海距离90公里。沪杭甬高速公路上虞道口距开发区2公里,上三高速公路上虞道口设于开发区内,329国道、104国道、沪杭甬铁路复线、中国大运河等穿越开发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造就了开发区天然的交通优势。
上虞经济开发区与老城区仅一江之隔,既是老城区的拓展和延伸,又是上虞市未来发展的新城区和工业新区。开发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建成10平方公里。区内各类市政、公用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已实现"八通一平",完全适应各类投资项目需要。
目 前,开发区已有全球500强之一的荷兰菲力浦,台湾国祥公司和台湾钜业、胜杰、新虎将、大丸精机,及日本古田商事株式 会社等12个国家(地区)的10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开发区。
地质地貌及地表:上虞经济开发区区内地势平坦,一般地面标高为黄海海拔标高5.2米,地层土质为亚粘土,地基承载力为8T/M2。[1]
地块建筑条件:地面标高5.2米,地块标高与连接道路的标高差为0.8米左右,
建筑覆盖率:<40%
容积率:1--1.5
绿化率:>30%
大气环境质量:区内大气环境良好,符合国家《大气环保质量标准GB3095--82》一级标准。
气象条件: 开发区位于北亚热带边缘,是东亚季风盛行的滨海地带,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温度适中,年平均气温16.4度,年平均无霜期251天,日照全年3000小时,相对湿度75%,夏季盛行东南风及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及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米/秒,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大气平均气压101KPA。
公路:横贯东西的沪杭甬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的上三高速公路(上虞至三门、温州)为开发区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329国道 、104国道历来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区内设有国际集装箱周转站。
铁路:萧甬铁路复线穿过开发区,并在区内中心位置设有客货两用二级车站,年货运能力135万吨。
空运:开发区距绍兴萧山国际机场0分钟;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50分钟,为出入开发区带来极大方便。
水运:开发区距5000吨级上虞港10公里。上海港22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相通,内河常年通行能力为500吨级。
路: 区内宽40-100米的主干道、区间道路已相继建成,连接新老城区的五座大桥业已贯通,覆盖全区的道路网架基本建成。
供电: 区内电力供应充沛,电源主要来自华东大电网,区内现有2座110KV变电站,实行双回路供电,电压等级为35KV/10KV和380V/220V.
供热: 区内建有装机容量为2.4万千瓦热电厂一座,常年为开发区供热供电。
供水:开发区使用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的绍兴汤浦水库水。区内现有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为10万吨,且后备水资源极为丰富。
通信: 区内现有装机容量10万门程控电话交换机,为开发区用户提供IDD、DDP等各类通讯服务,同时还提供商务电报、数据传输、图文传真、无线寻呼、移动通讯等一系列新型电信业务。
排水:区内实施雨污分流,有独立的截污处理系统,污水进开发区污水管网经10万吨/年的污水处理厂集中统一处理后排放。
供气: 区内中央气化站及管网已建成投入运行,为工业、商业和居民提供优质的天然气供气服务。
区内的高新技术孵化器,是开发区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占地25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孵化器分为科技孵化楼、标准厂房区、生活服务区等三大功能区块,科研、生产、生活等设施齐全,实行企业化管理和"税外无费"政策,为进区企业提供标准厂房出租。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租用标准厂房价格:外商投资项目实到外资在50万美元以下,免缴租金一年;实到外资在51-150万美元,免缴租金二年;151万美元以上,免缴租金三年。

优势区位优势突出。上虞经济开发区位于绍兴大城市中间,处于繁华的长江三角洲南翼,距绍兴萧山国际机场45公里,距上海国际机场160公里,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四周交通便捷,沪杭甬高速和上三高速依区而过,通过区内的萧甬铁路复线在开发区设有客货两用火车站,可以直达北京、沈阳、上海、广州等地;104国道横穿东西,329国道纵贯南北。2005年将动工兴建的杭州湾绍兴跨海大桥始于开发区境内的杭甬高速公路交叉口,止于嘉兴的乍嘉苏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上虞到上海的距离缩短到130公里,上虞经济开发区将纳入以上海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500吨级通航能力的杭甬运河穿区而过,东连北仑港,西接京杭大运河相通。
基础设施完善。开发区是上虞中心城市“一轴二翼”中的重要一翼,与上虞老城区隔江相望,八桥相连。开发区投资2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以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邮电、排水、排污、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土地平整等为主的“九通一平”的基础设施,能满足各类项目的建设需要。开发区使用华东大电网,现有2座110千伏变电站,实行双回路供电。使用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的绍兴小舜江水库水,日供水量10万吨,水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有2.4万千瓦的热电厂一座,每小时供热量270吨,常年为企业提供高压蒸气。实施雨污分流排水,污水排放处理便捷。10万门程控电话交换机的电信母局,提供各种电信服务。
服务环境优良。上虞经济开发区严格执行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对投资规模较大的外资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实现税收财政扶持,土地优惠出让。依托建在区内的上虞市便民服务中心,对投资项目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专人全程代办。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开发区管委会专门设立招商局和外商投资服务中心,牢固树立亲商、重商、兴商、安商意识,实行招商“首问责任制”和“一条龙服务”,竭诚为区内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为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档次,开发区创建了占地8平方公里的省级上虞高新产业园区。园区内现有工业企业200余家,总投资40亿元。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基本形成了机电一体化、环保节能及纺织三大高新技术主导产业。为加快发展,园区在2000年创建了“上虞市高新技术孵化器”,实行“低税无费”政策,并在厂房租购、金融信贷等方面予以特别优惠,重点引进和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产业优势明显。亚洲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出口企业----浙江阳光集团、中国最大的微分电机生产基地----浙江卧龙集团、中国最大的冷却塔生产基地----浙江联丰集团、中国最大的汽车水室生产企业----浙江华通模塑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开发区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已走上了国际化发展道路。同样,与荷兰飞利浦公司合资的浙江阳光照明有限公司,台商独资浙江国祥制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港商独资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中日合资上虞正元袜业有限公司、上海开开集团上虞开开服装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境内外投资企业,也在上虞开发区得到了成功的发展,获得丰厚回报。浙江卧龙集团、浙江阳光集团作为高科技板块企业得以成功上市,浙江国祥制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第一批外资企业、第一家台资企业也在国内成功上市。

吕俊辉JunJJ(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