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嘉陵江依恋的地方

家乡区县: 四川省武胜县

  这是一处未被发现的秘境,这是一块没有开垦的处女地,她位于地球上神秘事件频发的北纬30度附近,川渝结合部的四川东部,重庆“火凤凰”的凤冠之上。多少年来,相对闭塞的交通掩盖了这闺中少女美丽的容颜。天生桥的古老,太极湖的神奇,宝箴塞的罕有,书岩石刻艺术的飘逸,山环水绕曲流武胜不愿离去的嘉陵江以及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和文物古迹,期待着向世人展示。

 

武胜人以嘉陵江为墨,书写了辉煌的历史

在嘉陵江武胜段采集到的动、植物化石、旧石器时代的砍砸器、人类各个时期的文物,早就证实了武胜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居住。

公元前十一世纪,生息繁衍在武胜土地上的土著居民,巴族賨人也称“板凳蛮”,在武王伐纣最后决战的“牧野之战”中,剽悍刚武的巴师,他们左手执盾,右手执矛,齐声低沉的发出吼声,似海啸,似狼嚎,给人以神秘而又不寒而栗的感觉,迫使商军阵前倒戈,纣王鹿台自焚而死。

公元前三百年,战国时号称七雄的秦、楚两国,为了争夺巴蜀地区的宗主领导权,楚国支持居住湖北西部以白虎为图腾的巴人庸部族,大举进犯。秦国乃重以蛇为图腾的嘉陵江流域巴人阆中夷奋力抵御,展开了一场“龙虎争斗”的壮烈场面。最终以“虎”的失败而告其终。

公元前206年,阆中范且招募巴人,辅佐刘邦,冲锋陷阵,大功告成。刘邦准予范且率巴人回归故里,免去今后应供赋税,长期的战争历练,使巴族賨人战将辈出。同时也创造出了巴山渝水之地最古老、流传最广,影响极大,具有剽悍粗犷的原始野性气质,深沉肃穆的宗教色彩,气势如虹的战舞风格和洞心骇耳的击鼓呼啸,奔腾跳跃等艺术风貌的“旷世奇乐,千古之迷——巴渝舞”。

公元前200年前,刘邦消灭了项羽之后,一统天下,分封刘姓与亲戚中人以王侯,此举引起异姓将军们的猜疑而生反叛之心,张良为此给刘邦献计,问刘邦平生最仇恨何人?刘邦答:“沛人雍齿,他几次背叛我,又几次归降我,我正欲杀之而未有机会。”于是,张良向刘邦献封雍齿作什邡侯以定大多数人心之计。为此,雍齿从长安出发入蜀,乘船从嘉陵江方向到什邡就任,前往现在的武胜县烈面镇嘉陵江边的西关傅家坝,便不西走了,且在此修筑汉初县城,两年之后,才到什邡就任。这就是“雍齿筑武胜最早之县城——汉初”的典故。

晋代(公元265年-419年)武胜才从垫江县分出,成立汉初县,县城设在现西关乡的傅家坝。南宋理宗宝佑五年,蒙古军队侵入汉初县,县属青居寨被占,县城被毁灭,汉初县的名义便不复存在。元代至元二年,设立定远县(定远即永远安定的意思),县城设在旧县乡后山坪上。至元四年,创立“武胜军”,是想以武力取胜南宋所坚守之钓鱼城的意思。不久,“武胜军”升为定远州,至元二十四年,又降州为定远县。

当宋元战争的烽烟笼罩中国大地之时,一批书法艺术家聚集在武胜县真静乡书岩村燕子岩下,他们想要把民族的文化精髓承传下去,于是在长约210米,高约3—6米的岩壁上,题刻了唐宣州当涂县令李阳冰的小篆“道山”,宋司马光书的“思无邪、公生明”隶书,“书岩”,“社池”“龙门凤穴”,“登金榜、上玉堂、攀龙麟、附凤翼”,“仇池”,等正楷书大字;“蒙泉”,“竹鹤”等大、小篆刻;“进德修业、惩忿、窒欲”隶书;还有宋嘉熙三年,正月初七日,吴春帆等七人游书岩五言古诗四首。诗云:“邀来僧更隐,访胜共争趋。日与人皆七,山道存不孤。云烟嘘壁烂,翰墨擘窠枯。仰止舒怀抱,天开好画图。”“共入神仙洞,神仙洞不讹。包罗天地小,阅历古今多。柳弄梅含笑,莺鸣燕乍过。山泉煮茗好,闲啜意如何。”“公皆夸凤穴,我独羡龙门。文社人虽杳,书岩迹尚存。烟迷千树雨,犬吠几家村。留得光芒在,千秋仰少温。”“行乐与民同,乡庄布惠风。野田春水足,山径晚云蒙。马度桃林外,牛闲草圃中。归途观夜景,渔火满江红。以及沿袭于明清的书法艺术作品600多个字,最大字径1.5米,以及展爪腾飞的巨龙、下山猛虎等图案。……这就是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武胜真静书岩”。

移民文化也汇聚武胜,武胜作为宋元战争中,蒙哥可汗改写世界历史——“战神鞭笞钓鱼城”征战36年之战略要地的蒙军大本营。大量蒙古军人及其家属迁入;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则使武胜成为嘉陵江流域第二大回民聚居地,武胜县沿口镇惊现两座清真寺;多达33个少数民族,散居在县域内各处,也使武胜体现出文化的最大包容性。

“全国罕有、蜀中一绝之军防要塞式住宅——宝箴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则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浓缩了近代史的具有军事防御、民居特色的古建筑群。

1948年,发生在武胜县三溪、真静、石盘等地的武装起义,拉开了华蓥山武装起义的帷幕。华蓥山武装起义部队中有三个支队,一千余人在毛泽东同志的同乡,曾任韶山党支部委员的中共七大代表王璞同志带领下,转战武胜各乡镇,浴血奋战达两年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武胜涌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立下了汗马功劳。

嘉陵江武胜县沿口段、“山水岩汉代崖墓群”出土的文物则再现了嘉陵江武胜段古先民的社会生活。从出土的文物类型看,计有各类陶俑、铁器、钱币,细分则有技乐俑、武士俑、庖厨俑、牲畜俑、陶罐、杯、勺、器皿以及陶楼房、陶水田、陶鱼、陶龟、陶泥鳅、陶鲶鱼、陶鸡、陶鸭、陶狗、陶猪、陶马等。其中最有价值且在全国从未出现过的猫面俑、双面俑(据说是能沟通人和神),以及一对怪异男女红陶俑,被文物专家誉为“是与‘三星堆文化相呼应’的见证”;而庖厨俑的出现则被专家学者们称之为:“是将四川烹饪文化向前推了数百年的见证……”。华西都市报曾以“外星人到过四川武胜”为题,专门进行了详细报道。

王清诗(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