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状元街,初建于北宋雍熙年间。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历史上这条街曾出过两名状元:南宋状元赵奎和清代状元骆成骧。状元街由于远离县城中心位置,所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县城大兴土木拆毁老建筑新建新式楼房的时候这里并没有引起开发商的重视,所以也就很完整的被保存了下来。
该街全长850米,沿街房屋主要是明清建筑风格的南民居式建筑,多为前店后宅,部分以传统四合院布局,目前保留较完好的有红军大院、孙家祠堂、钟家祠堂等院落,是资中县城仅留的少许成片古建筑。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中文庙、武庙等一些完整的古建筑也坐落在此街上,是资中古城保护核心区。
四川省圣灵山大溶洞地处景色迷人的资中县金李井镇圣灵山半山腰中,正处于北纬29度47分46秒,东经104度40分32秒,是中国西部喀斯特浅丘陵地区非常珍贵而又难得的一大奇景。与天坑、恐龙脚印遗址和圣灵寺一起组成圣灵山风景区。它距县城十三公里,离成渝高速公路鱼溪站出口仅三公里,是成渝旅游线上独特而又难得的景区。四川旅游三绝“峨眉的山,九寨的水,圣灵的洞”,圣灵山大溶洞具有“三个之最”,即距离高速路出口最近的溶洞,亚洲最长的溶洞,洞内珍宝最多的溶洞。圣灵山大溶洞是以岩溶景观和自然生态为主体,
圣灵山大溶洞由众多溶洞组成,现已开发出13.8公里,属亚洲最长的、最珍贵的喀斯特溶洞。洞内垂直深度296米,分上、中、下、底四层,层层相连,整体贯通,有6条大支洞,一条暗河,若干小洞,洞中套洞、曲折环绕,扑朔迷离。洞内四季恒温,冬暖夏凉,常年保持在摄氏16度左右,可供游客休闲、沐浴、饮茶、品酒,欣赏音乐,倾听婉转动人的溪流泉水声。
圣灵山的优雅精美,造就了圣灵山大溶洞的瑰丽,圣灵山水的神秘奇特,孕育了圣灵山大溶洞的灵秀,圣灵山大溶洞贯穿了九座大山十六座小山五个湖泊三条大峡谷,恰似一座座巨大的天然盆景,并堪称是四川旅游三绝之一的圣灵山大溶洞天然绿色外装。景区还有天坑地缝、恐龙脚印、竖井、湖泊、原始森林、深山峡谷、现代果园等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传说、乡村文化等人文景观。
圣灵山风景区旅游面积可达五平方公里。这里山峦起伏,峡谷相连,阡陌纵横,湖光水影,森林遍野,果树成片。登临海拔1051米的最高峰,观日出壮景;行进在山间小道,吸天然氧吧;漫步“百步云梯”,赏田园风光;攀援悬崖峭壁,挑战自我极限;走访“矮人部落”,体验人间纯厚;泛舟绿波秀水,品味山水一色。圣灵山风景区外景游览,已使我们陶醉,再进入大溶洞观赏神奇的艺术长廊,更会令你留涟忘返。中国第一位登上南极的资中籍女科学家李华梅来此实地考察后,挥笔题词:“圣灵山大溶洞天下奇洞”。
贯穿十九座山峰十六个山丘五个湖泊三条峡谷,全长13.8公里,深入地下296米,是亚州最长的溶洞之一,是我国西部浅丘陵地区非常珍贵的一大景观。目前一期景观已经开放,徒步行走至少需要两小时,二期景观2020年开放。洞内有六条大支洞,若干小岔洞,一条暗河,它们分布在层层相连、整体贯通的四个层次中。这隧道式的洞穴,曲折环绕,幽深神秘;洞内时而开阔,时而狭长,大厅连着小厅,变化莫测。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的石笋,晶莹剔透,呈现风情万种;五光十色的石花,绚烂多姿,朵朵相拥,如牡丹吐芳,似菊花争艳,象山茶迎春,如腊梅傲雪;随处可见的石竹、石柱、石塔、石慢、石瀑、石果、石禽、石兽、石人、石佛,把溶洞布置得象令人惊叹不已的地下宫殿,使溶洞成为了让人观赏不尽的艺术长廊。你行进在这地下长廊中,一定会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铁佛古镇位于资中与威远交界处的景尼山上,距资中城西24公里,距成渝高速公路鱼溪站出口十来公里。铁佛场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因建有铁佛寺而得名。老建筑
1950年设铁佛乡农会,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设乡,1992年8月区划调整,撤区并茶店乡成为现在的铁佛镇。面积57。7平方公里,总人口32000余人,其中城镇人口2030余人,辖铁佛、茶店两个办事处,21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铁佛古镇属浅、深丘过渡地带,常年气温20~C左右,年均降雨量约1000毫米。盛产黄谷、玉米、小麦、红薯、花生、油菜籽等,“大红袍”红橘全国闻名;养殖业以生猪为主;有丰富的白石、煤炭资源,有水泥厂、红砖厂、酒厂等企业。199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000余万元,国民生产总值1.05亿元,归连路贯穿全镇,乡村公路四通八达,程控电话的开通方便了信息交流。清代老街依山就势,有保存完好的清青峨书院等,属省重点文化名镇。
资中县重龙山位于城东北一里处,有明代所建永庆寺等古殿宇及隋唐刻摩崖造像达160龛,1648尊,大都保存完好。造像旁还有许多自唐以来的名人题记题词。永庆寺现有藏品1700余件,包括苏东坡,黄庭坚等名人的书法碑及袁牧,曾国藩,张大千的书画。以黄庭坚的《幽兰赋》碑最为名贵,是稀世珍品。
白云山风景区位县城西南20公里,由白云山和白云峡两个主要景区组成,108个大小山峦,约10万亩成片森林
,山连山,林连林,巍峨苍翠,人称“川中林海”。白云山,海拔737米,山中有湿地松、火炬松、马尾松、山枇杷、山麻柳、水杉、油茶、楠木等37科、58属、80多个品种的树木。纵横数十里,远山近峦,林木茂密,起伏绵延,一望无际,有如绿色大海。林中空气清新、幽静、凉爽、悬崖、幽谷、峭壁、溪流、清潭,形成30多个景点。山谷之间的白云湖(峡),长6公里,宽50至200米,湖水清绿幽寂,湖岸悬崖陡峭,怪石嶙峋,沿途有翠湖岩、云峡坝、象山、河马戏水、照影岩、栖鹤岭、莲花岩、飞仙洞、手爬岩、望乡台、太和庙、白云仙翁、马头峰等景观。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城北们外的资中文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984-987年),时位于县城大东街。因旧庙低湿狭窄当街嚣闹,清道光九年(1829年)州牧贵州石阡张海澜倡议,士绅集资,将文庙迁北关外邑人赵逵居游过的洗墨池处(即今址),道光十五年竣工,费时六年。据《资州移建文庙碑记》载:“工竣计大成殿五楹,东西庑五间,由大成殿左转是为崇圣祠,祠别一区,戟门五间兴大成殿,称此外为泮池、为灵星门、为宫墙,罔不如法而形势之尊重,规模之宏大,丹壁辉煌视旧庙则倍焉。”2006年05月25日,资中文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