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因兴建石灵中学(现十陵初级中学)无意中挖到地宫,起初因灌水却不知水流往何处且凭空消失,后来才发现地宫陵寝,挖掘出土了五百多件包括圹志碑、燔炉、彩釉兵马俑、舞乐俑等珍贵文物。蜀僖王陵地面建筑早毁,己难考证其原貌,但其地宫建筑保存完整。其地宫为三进三重殿四合院布局,由墓口入内依次为大门、前庭、前殿、中庭、正殿、后庭、后殿、棺室。是仿照亲王生前的宫殿形式建造的,地宫这种建筑仿照“生前寝宫”形式也是明清皇陵特色;地宫建筑雕刻精美,彩绘虽已褪色仍可想象当时的富丽堂皇。走下石梯在地宫入口处即能看到九米深的地宫,矗立在面前的是一尊保存完好的石碑,“大明蜀僖王圹志”七个大字竖刻在碑额之上,碑文的字体隽永刚劲;走到地宫尽头处另有一室,内有石质棺床,在石棺平台上中央位置砌有长方形土槽及其敷在槽内的泥土,与我们民间纳骨塔内金斗瓮底下须铺层泥砂类似,可能象征风水的下接地气,也只有这样的设置才能通地气,才能入土为安,其灵魂也才能由此通道自由地进出阴间。
有趣的是据说当年考古人员进入墓室,发现了两具骸骨,一具是僖王无疑,另一具据推测则是盗墓人,在古墓传说中总是流传有盗墓人的故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