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传统故事,是以傅山为主的,属于山西太原的民俗文化遗产。
太原一位有钱人,对傅山先生十分敬仰,屡屡向傅山求画而难得。傅山见其心诚,便对其说:“今年八月十五夜里,我可以为你作画一张,但到时还得看你我有无缘分。如果那天晚上没有月亮,这画我是断然画不出来了”。对方一听欣然不止,心想,八月十五晚上,岂能无月?到了八月十五,便早早将傅山请入家中后花园,先摆好酒宴,又设起书案摆上文房四宝,请傅山临场作画。但偏偏天上浓云密布,傅山让留下一名家人伺候,命主人和其他人全部离去。然后,傅山便边饮酒边作画。饮酒到微醉时,提笔泼墨,在纸上挥洒自如浓墨淋漓,傅山本人也手舞足蹈,整个身体也如癜似狂了。那名奉命伺候傅山作画的家人不知究里,以为傅山酒醉欲倒,急忙上前一把抱住了傅山。傅山的话兴被无辜打断,掷笔与地,叹道:“你败了我的画兴,这画是画不成了。”说毕,不辞而去。待那家主人问讯来到后花园时,只见书案上宣纸洁白,上面一团浓墨,并未再画出其它形状。因是傅山遗稿便不忍心扔掉,小心放回书房,展到书案上想在请傅山先生完稿。不料,这纸上的那一团浓墨中突然透出银光,竟照亮了整个书房。细看时,原来那一团浓墨分明是一团浓云,隐藏在这团浓云中的一轮明月,正在走出云团吐出一团光华。
傅山画伞
相传,清朝皇帝曾多次请傅山先生进京做官,傅山先生不爱功名利禄,一直躲着不去。
一天,皇上又派了钦差大臣,上门传旨,命傅山先生立即启程,进京面见皇上。正巧,傅山先生回家看望老母,一时躲闪不及,被这位粗野的钦差大臣抱着塞进了铺着花缎厚棉垫的轿车里,轿夫赶着轿车一溜风似的向京城飞奔而去。
第二天中午,轿车出了雁门关,来到广武镇,钦差一帮人走的又饥又乏,进了一家客店打尖。傅山先生乘机钻出轿车,穿大街过小巷,急急向荒野奔去。眼看日近黄昏,只见西山后边卷起了乌云,顷刻,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幸好前边有一个村庄,傅山先生跑进村里,在一个门楼下避雨。刚刚站定。大雨倾盆而下。不多一会儿,一群庄稼人抗着锄头,冒雨直奔门楼。他们是本院财主阎老四的长工,一个个被大雨淋成了落汤鸡。其中一个上了年纪的长工,被雨拍的喘不过气来,傅山先生见了甚是同情。
天渐渐黑下来,雨却越下越大。长工中一个叫刘小三的后生,瞒着阎老四把傅山先生留在长工屋里。长工们把热乎乎的炕头腾出来,让傅山先生暖和身子,还把饭匀出来给傅山先生吃。第二天清早,傅山先生作了一幅水墨画,送给大家。刘小三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画着一把收拢的雨伞。傅山先生说:“你们把这张画保存好,每天下地干活时,先看看画上的雨伞,如果伞张开,天就要下雨,便别出工;如果伞收拢着,必定是晴天,就放心干活去。”长工们听了,都很高兴,依依不舍地送别了傅山先生。
刘小三把这张画挂在长工屋的土墙上,每天出工时都要看一看。连日来晴天,画上的伞一动也没动,大家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一天中午,天气十分闷热。长工们正在屋里歇晌,刘小三突然看见画上的雨伞张开了,他高兴的几乎跳起来,紧忙告诉了满屋子的人,大家都很惊奇。眼看起晌了,阎老四再三催促,大家只是不出工。阎老四大动肝火: “你们为甚不出工?”刘小三说;“今天后晌要下雨。”
“你咋知道?”
“我敢保险。”
“你敢和我打赌?”
“打赌就打赌。”
“咋个打法?”
“由你!”
阎老四望了望晴湛湛的天空,阴险的说:“如果后晌不下雨,你们全年的工钱都别赚!”刘小三干脆利落地接口说道:“如果后晌下雨了,那你就得给俺们赚双工钱。”阎老四狡猾地说:“行。”阎老四还是硬逼大家立即出工。刘小三说:“那就得掌柜和俺们一起去。”阎老四无奈,只好一起去了。
走到半路,阎老四见空中仍没有一丝云彩,十分得意,暗自盘算:你们非得给我白受一年不可!突然,“轰隆一声”闷雷响,霎时,天黑的向锅底。说话间,大雨倾盆而下。刘小三和长工们慌忙扭头往家跑。阎老四因身体肥胖,跑不动,呼爹唤娘,连摔几跤,滚成了个泥人。
遭了这场雨淋,阎老四越想越气,暗自思量:这些斗大字不识半口袋的受苦汉,怎能预知天气之阴晴?他便留了心,终于发现是长工屋子里的一张画在作怪。他立刻跑进屋去,一把抓下墙上的画,撕的粉碎。
画被撕破了,大家十分气愤。一天上午,长工们正在锄地,只见一人飘飘然向地头走来,定睛一看,正是傅山先生。大家立刻围拢上来。刘小三便把画被阎老四抢去撕了的事对傅山先生说了。傅山先生听后,微微一笑,立即拿出纸来,提笔又画了一幅,与以前的那幅画一模一样。傅山先生对大家说:“离此处不远有个山洞,你们把那幅画挂在山洞里,每天去看一看,便知天气阴晴。”从此,大家照傅山先生的吩咐,看到雨伞张开,便进山洞里去避雨。阎老四却蒙在鼓里,半点也不知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