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指的是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具体指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落户“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这近13年时间。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3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西北革命根据地。
1936年
东征(1936年2月20日—5月5日)
西征(1936年5月18日—7月27日)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陕北(1936年7月—9月)
中央政治局(保安)扩大会议(1936年9月15日—17日)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1936年10月)
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和中华青年救国团体联合办事处(1936年11月—1945年5月)
山城堡战役(1936年11月)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36年12月12日)
1937年
中共中央进驻延安(1937年1月13日)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成立及发展(1936年6月1日—1945年10月16日)
西路军的建立、失败与救援(1936年10月—1937年4月)
延安会议(1937年3月23日—31日)
国共代表共祭黄帝陵(1937年4月5日)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1937年5月2日—14日)
中国共产党白区工作会议(1937年5月17日—6月10日)
南京国民政府中央考察团访问延安(1937年5月29日)
洛川会议(1937年8月22日—25日)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成立(1937年8月—1945年8月)
陕北公学(1937年8月—1939年夏)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1937年9月6日)
抗日民族统—战线的正式形成(1937年9月)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
黄克功事件(1937年10月)
十二月政治局会议(1937年12月9日—14日)
八路军留守兵团的成立与发展(1937年—1945年)
1938年
陕甘宁边区抗敌后援会(1938年1月—1943年)
陕甘宁边区青年救国会(1937年4月—1942年8月)
陕甘宁边区总工会(1937年6月—1943年5月)
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1937年9月—1943年5月)
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和巩固党的组织的部署(1938年3月15日—1939年8月25日)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1938年4月10日—1943年4月4日)
陕甘宁边区的中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1938年4月—1941年)
从马列学院到中央研究院(1938年5月—1942年3月)
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及其影响(1938年5月26日—6月3日)
世界学生联合会代表团访问延安(1938年6月29日—7月4日)
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及其实施(1938年8月—1939年12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9月—11月6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