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说一下写这个问题的直接原因。刚才我正在网上看一些资料,母亲来到书房躺在沙发上,说她需要在这里睡一会儿。当时正在专心阅读的我很不想让别人打扰,就问母亲为什么不到卧室去睡?母亲说书房开着空调,到卧室去再开一个费电。(不要觉得惊讶,在我生活的小城,父辈的消费观念仍旧以节省为主)。但是母亲是不是想趁此机会多看看一学期没见的儿子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希望母亲能尊重我个人学习的空间,尤其重要的是我刚才读的一些东西(比如我刚才就在看一个高中生性行为分析的东西)是不适合给思想较为保守他们看的,不然会招来很多唠叨与不解。
母亲在我的劝说下执意不走,这时我口气中含着怒气的请母亲不要来打扰我。母亲愣了愣,然后说:”我老了你就嫌弃我了啊!以后你就当我死了吧!“说着就怒气冲冲的走了。我想大家也清楚,母亲这样想确实是想错了。但是在他们的意识中,一个家庭就应该一起分享空间,不能理解为什么昔日她羽翼下的儿子如此去强调一种”私人空间“这样莫名其妙的东西。
我是家里第一个从县城中考到大城市的孩子,进入大学、大城市生活,生活习惯与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我觉得该消费的地方就要消费,在经济可承受的基础上一味的节省并不是最优选择。而在节省了半辈子的父母看来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败家;比如我特别注重时间,而在这个豫中小城中时间算不上什么宝贵的东西;再比如我强调自由的谈论一些事情,而在当了几十年老师的父亲眼中任何不是完全正确合理的话就应该纠正;再比如我考虑到时间、效率的问题不喜欢刻意的做一些体力劳动,更希望能用一定钱来购买替代劳动,但是在父母眼中哪里有自己干活省钱来得好?我真的很爱我的父母,很想去孝敬他们,但是成长的时代以及生活的环境不可避免的造成生活、交流的差异;我想诚心诚意的去爱自己的父母,想和他们自由自在的交流。可是一堵堵无形中的墙总是让我在时而的争吵中望墙流泪。
也许这是成长吧,但我真的想回到小时候,不论时间、效率这种种因素,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一起。真的回不去了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