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昔名区水、去斤水、洧水、延水等。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为延安市第二大河
。 也是陕北第二条大河,全长286.9公里,源于白于山附近,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黄
河。延河发源于靖边县白于山赐湾周山,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志丹、安塞、延安,
于延长县南河沟凉水岸附近汇入黄河,全长286.9公里,流域面积7725平方公里。
由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根据地,延河被称为“中国革命母亲河”,宝塔山和
延河水是延安最具体的形象。
1943年,毛泽东亲自率领当地人民在西川河修筑了一条幸福渠,浇灌西川河沿岸
1000余亩耕地。20世纪70年代又进行了扩建,干渠长5公里,实灌面积1100亩,亩产
达600多斤。
1958年,国家投资680万元,建成了灌溉万亩多耕地的配套工程延惠渠。为了解决水
源问题,在支流上又修起了八一、马寺川等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20世纪末期延
惠渠灌溉面积12500亩,已成为亩产千斤的灌区。
1959年,又开始全面治理延河及其支流,经过20多年的治理,共砌威石堤34.6公里
,造地0.34万亩,保地0.7万亩,共移动土石方494.4万立方米,投劳286万个工日,
投资498.6万元。
1991年,在联合国的资助下,延河流水治理工程正式启动,解决泥沙问题。
1.王窑渠 1972年10月动工修建,1974年7月建成,位于杏子河中游,引水于王窑水
库。干渠总长27公里,流经王窑、招安、沿河湾3个乡镇,至云坪村进入杏子河。干
渠渠道设计流量1.05立方米/秒,实引流量0.6立方米/秒。流程内5次横跨杏子河。
有支渠5条,总长13公里。全渠设计灌溉面积0.8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62万亩,保
灌面积0.5万亩。干渠全部浆砌为石渠,有斗渠26公里,与12个村委会相连。
全渠有大小建筑物278座。其中桥式倒虹4处、大小渡槽50座、排洪桥81座、人
行桥16座、石隧洞1处、分水闸5处、暗洞14处、跌水37处、涵洞15座、退水29处,
其它建筑物27座。
全渠兴建用工94.2万工日,投资12.64万元。
2.真武渠 真武渠始建于1957年,1958年竣工。渠首位于县城北约7.5公里西营
村,采用筑坝截引延河水入干渠以施灌溉。坝高4.84米、长80米,干渠长20公里。
流经真武洞和沿河湾两镇,至沿河湾的范家沟退入延河。干渠设计流量1.0立方米/
秒。有支渠7条,长3.6公里。全灌区设计面积5373亩,有效灌溉面积4949亩,受益
范围为23个自然村。
渠道有大小建筑物203座,其中倒虹13座、渡槽6座、排洪桥49座、退水15处、
跌水11处,其它建筑物109座。
全渠投工45.4万个,投资131.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30.8万元。
该渠供水后于1961年开始向受益者收费。因渠道水源受干旱等影响,且渠道走
向复杂,致使灌区下游用水无法保障。
3.杏子渠 1956年3月动工,1958年7月竣工。渠首位于沿河湾镇茶坊村山下,干
渠全长10公里,取杏子河水入渠,渠经沿河湾镇的云坪、候沟门、闫家湾、黄崖根
、碟子沟5个村委会、15个自然村。设计流量0.67立方米/秒,实引流量0.5立方米/
秒,有效灌溉面积和设计灌溉面积均为2200亩。该渠有干渠1条、支渠1条、斗渠28
条,大小建筑148处。筑拦河坝1座,有进水闸、冲沙闸各1座,渡槽11座,倒虹2处
,退水16处,排灌桥38座。
1971年和1977年,该渠进行过两次大的维修。第一次是因河床升高而加高大坝
;第二次是1977年7月因水毁大堤而重建大坝。
该渠共投资53.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8.02万元,受益区群众集资5.68万元。投
工6.784个,完成土石方1.25万立方米,建成后效益甚好。
4.沐浴渠 又名谭惠渠,位于本县谭家营乡境内,渠首设在孟新庄村,取水于延
河。1955年8月兴建,1961年10月竣工。干渠全长7公里,流经孟新庄、沐浴、乔家
窑、龙安等4个村委会、6个自然村。设计灌溉面积450亩。共有大小建筑物35座,包
括滚水石坝1座、大小渡槽5座、倒虹2处、排灌设施15座、跌水12处。
该渠共设资29.1万元,完成土石方30万立方。因设计不周等原因,效益不佳。
虽经1965年、1971年两次维修,均未取得效益。
到1989年底,全县有自流引水渠道17条,有效灌溉面积16669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