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
2007年10月22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嫦娥一号”卫星一切准备就绪,整装待发。24日18时许,“嫦娥一号”卫星在这里成功发射。
2007年10月24日,中国探月工程的首颗卫星──“嫦娥一号”启程奔向38万公里外的月球。这次神秘太空之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旅的起点,就是四川大凉山腹地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04年3月,国防科工委、国家航天局宣布,中国探月计划首颗卫星“嫦娥一号”,将于2007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执行绕月飞行任务。为什么选择西昌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呢?
原来,探月工程的“嫦娥一号”是目前中国航天发射卫星到达地最远的一颗卫星。它不仅仅对卫星提出了进行绕月运行的要求,而且对火箭的推力以及姿态控制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用大推力火箭先将它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5.1万公里的地球同步大椭圆轨道。经过专家们对长征系列火箭进行严格可行性分析,最终选定运用长征系列火箭家族中运载能力较强、发射成功率最高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承担此次发射。
在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场中,唯一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能用“长征三号甲”等多种型号运载火箭发射各种型号卫星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责无旁贷地承担了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的重任。
卫星发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系统密切配合、协同工作。从火箭、卫星运抵发射场到发射升空,一般需要40天左右的时间,经过一系列复杂流程对星箭进行测试直至发射。绕月探测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第三大里程碑,为确保首发成功,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准备时间又相对较长一些。
火箭、卫星运抵发射场后,要在各自的测试大厅进行装配和测试。测试大厅装有大功率空气调节器,已保证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而卫星对洁净度的要求近乎苛刻,接触它的人都要全身包裹,戴上口罩,就像研究院所的化验室。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