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本为佛教用语,指执着于自我,以身为实体的观点,佛教视之为烦恼之源。《虞美人草》正是“我执”的体现。虽然小说是以几个年轻人的爱情为主线,但是并不表现单纯的爱情,作者利用大量的修辞比喻,精美的语句写出了“我执”。
《虞美人草》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本书主要描写了小野、小夜子、藤尾、宗近之间的微妙爱情,还讲述着甲野与藤尾、继母的家产斗争。从语言上说,作者的文笔堪称精美、绝妙。个人很喜欢他的写法,在不知不觉的比喻中写出人物的个性,侧面表达“我执”的观点。
书中的开篇讲述了两位男主公甲野和宗近去睿山,我刚开始只是觉得是单纯的一次旅行,但是作者其实在暗示宗近和甲野的人生观。作者说,“下得山来,一踏入近江平野便是宗近的世界;而在既高又暗、难见天日的地方远眺遥可不及的明媚春日世间,则是甲野的世界”,这正如他们的人生,宗近一生平坦、顺利,思想开阔;而甲野的人生陷在他继母和妹妹的家产争斗中,尽管他没有去争,但是也一直陷在无比的深渊中。
书中的第三位男主人公是小野,他是私生子,父亲死后,他无家可归,在外饱尝艰辛,最后投靠于孤堂先生。作者把小野比喻成藻草,“水底藻草在黑暗中漂荡,并不知白帆竞渡的岸边阳光灿烂。…既然命运令其在黑暗中生长,藻草便在黑暗中生长,命运令其朝夕摆动,藻草便朝夕摆动。”
小野与藤尾、小夜子的爱情,个人认为是书中的高潮部分,它不仅是爱情,还涉及到复杂的家庭、社会、人格的关系。小野,“我执”的最大表现者,一个只爱自己的人,执着于自我,他爱的不是藤尾的人,而是她的权财,他想拥有权力。他没有遵守约定于小夜子,失掉了他的人格,当一切事实真相揭开的时候,藤尾也为她的“我执”,做出了悲惨的选择。反看宗近,他爱藤尾,却最终放弃,他没有执着于自我,后退一步倒是得到整片天空。同样,甲野,一个不幸的财产继承者,在继母与妹妹的咄咄逼人下,退出反而得到的更多。
当《虞美人草》读完时,在脑中浮现的并不是“爱情”,而是“我执”。在当今的社会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有“我执”,包括我。执着于自己,看不到别人,听不到别人。其实,我们属于社会,属于家庭,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看到家人,看到责任。人活着,不是单单只为了自己,为了“我执”,而是为了我们爱的人,为了社会而活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