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裁卫置县,始称西昌,属宁远府。至此,西昌之名沿袭至今。
其古城坐落在安宁河谷中部和安宁河东岸,在春秋战国时为“邛都国”地。据《史记》、《汉书》记载:“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土地平原,有稻田……俗多游荡而喜讴歌”,“邛都南山出铜”。设置郡县始于先秦,置一都尉,领十余县。西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时,武帝以蜀人司马相如为中郎将,“通灵关道”,“桥孙水(今安宁河)以通邛都”,首开西南边疆。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经灵关道来邛都考察,在《史记》中写下了《西南夷列传》重要篇章。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七擒孟获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以邛都为越嶲郡”。领邛都、灵关、台登、定笮、会无、笮秦、三綘、苏示、阑、卑水、大笮、青岭、姑复、遂久等十五县,地跨金沙江两岸。《后汉书·志》载:“越嶲郡,十四城,户十三万一百二十,口六十二万三千四百一十八”。尔后,历经东汉和蜀汉,邛都亦为越嶲郡郡治。
西汉时越嶲郡所辖十五县中,邛都和苏示两县均在今西昌市境内。南齐(公元479--502年),西昌为越岸嶲郡。北周天和五年(公元570年)改为严州。境内设置邛都、苏祁、可泉诸县。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改为西宁州,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为嶲州。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嶲州复置越嶲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复称嶲州,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置总管府,次年升为都督府。
懿宗咸通元年(公元860年),为南诏政权所统治,立建昌府,继后为大理国段氏所辖。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大理国为蒙古族所灭,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元王朝改建昌府为建昌路,以罗罗斯宣慰司总之。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建昌路为建昌府。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裁卫置县,始称西昌,属宁远府。至此,西昌之名沿袭至今。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曾在西昌设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西南军事行政长官公署”、“西康省政府”等行政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属西康省西昌专区,1978年撤销西昌地区建制,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
1980年新建西昌市,1986年撤销西昌县建制并入西昌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