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特色,也即都有自己独有“个性”,就如同每个地方都有它的吸引眼球的地方,这也是其所独有的文化。美丽的琼海也同样有着自己的民俗文化,下面就跟着我一同去感受一下它的悠久的民俗文化吧!
琼海七月半
“七月半”是鬼节,是人们对孤魂野鬼施舍救助的节日。海南人对七月忌讳较多,不论是喜事还是哀事都不能在这个月内举行仪式,理由是这个月鬼门大开,孤魂野鬼当道,容易碰上。
野鬼无家可归,逢年过节无人慰劳,他们只好到处流浪乞讨,无食无衣,有时只能去偷去抢那些有名有份而又有子孙后人供奉的正鬼的财物,因此人们认为要维护阴间的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的阴间社会,就要给这些孤魂野鬼基本生活保障,于是,形成了做“七月半”鬼节的习俗。
即在农历七月上中旬(十五日前)的某一天(各地做“七月半”的时间不一),每家每户都举行一些祭祀活动,为孤魂野鬼摆酒席,赠纸钱,献布匹(五色彩纸,叫郎纸),放天灯(送鬼上天,送走瘟神),送水灯(送水鬼出洋)等等,这样,野鬼们生活有了着落,精神得到抚慰,就不会犯上作乱,人间社会才能太平、祥和、欢乐。
琼海苗族椎牛节
椎牛为琼海苗族人民的传统习俗。事前,主人须选购—头四膀有旋,耳、眼、鼻、口、角俱完整美观的上好水牯牛。届时,在宽坪中竖一根涂以五彩的龙凤花柱,以麻绳穿牛鼻,系上蔑圈套于花柱上。经给牛喂水,巫师绕柱三圈,将梭标传至舅家年青人手中时,即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中开始杀水牛,年轻人追杀不止,牛绕柱旋跑。最后,牛伤口喷血,倒地而死。接着分割牛肉。晚上,要举行跳鼓,唱歌(苗语称“独乐”),通宵达旦。按仪式程序先后有:敬雷神、祭蚩尤,祭主家祖先;敬大舅爷、二舅爷茶酒;杀鸡祭天;献九杯酒九碗肉给玛媾;跳鼓;敬神农;敬盘瓠;求财等节目。苗族有“奶夔玛媾”(汉语为“神母狗父”)的古老传说。玛媾并非史书《述异志》所描绘的“五彩斑斓的狗”,而是以狗为图腾的父系氏族的酋长。他与奶夔生下七个儿子。这些儿子长大了要找自己的生父,水牛告以实情,说是生父玛媾,不管自己的孩子。儿子们憎恨父亲,杀父逃遁。母亲奶夔气愤地追杀儿子,要拿他们七条命抵父亲一条命。同时,请来孩子的舅父舅母临场作证,在舅父舅母苦劝之下,才同意以七头牛代替七个儿子赎罪。于是,一场隆重的“椎牛祭”便由此产生。椎牛场上竖起七束白吊,由寨民扮演大舅爷、二舅爷,由母族青年子侄接矛轮椎。至今花垣、泸溪县境内尚留有“盘瓠庙”、“辛女庙”等遗址
苗家人许愿后,一旦愿实现,就择黄道吉日,准备水牯牛、黄牯牛和猪各一头,公鸡一只,然后请苗老司还大牛愿,即椎牛会。椎牛的会场设在一个宽敞的院坝内,院坝门前设神台、摆法案,法案前竖两根“将军柱”,将军柱上刻有十八个菱形和三十三道环形图案,表示下十八重地狱,上三十三重青天。将军柱上各套一个大篾环,将水牯牛和黄牯牛套在一根将军柱上,把牛角和鼻子捆在篾环上。“巴得”(苗语,即苗老司)手执竹筒和铃铛,边敲边念,这叫做法事。身着号衣的四个大花脸枪手各立一固定位置,右手执梭镖,随着巴得法事进程,交替刺杀水牯牛,任其吼叫狂奔,绕将军柱数转后,待巴得法事做完,四枪手大力刺杀,将水牯牛刺死。这时,屋里出来一帮人抢牛,四枪手将牛往外拉,这一帮人将牛往里拉,拉扯一阵后,四枪手终于败阵。然后由枪手将黄牯牛锤击而死,把猪杀死用以待客,公鸡归巴得所有。随后由巴得再做送牛上天的法事,以祭祀阿普蚩尤尊神。
还大牛愿前后要进行十天,前七天由巴得做法事,第八天举行椎牛仪式,从此进入了大型的椎牛庆典活动。庆典活动首先举行拦门对歌。一苗族歌手站在大门口,等待来参加椎牛会的亲朋好友中的歌手对歌,如果遇到唱歌高手,往往要对唱老半天。歌对完后,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乡亲蜂拥到椎牛会现场参加各种活动。但见场内摆八仙桌数张,上置煮熟的猪肉、牛肉、烧汤等饮食。另悬大锣和大鼓各一面,化装成猴儿的舞者,鸣锣击鼓,跳跃其间,名曰猴儿鼓舞。能歌善舞的亲朋好友,也雀跃参加。他们一边吃肉喝酒,一边踩着鼓点,摆动双手,有节奏地尽情歌舞,场面壮观,气氛浓烈,规模宏大。其间,还要表演上刀梯、踩铧口等民间惊险节目。在方兴未艾的吃、喝、唱、舞中,宏大的椎牛盛会就结束了。
乐城的舞狮
以往,每逢佳节,乐城的街道上就会传来沉重有力的狮鼓声,吸引着一大群看热闹的人。“乐城的舞狮属于南派舞狮。南狮亦称醒狮,在我国岭南一带开展十分普及。南狮的形状和舞法都和北狮有很大不同。”南狮造型十分夸张,颜色也很亮丽。给人最突出的印象,就是狮子头特别的大,狮头凸额、钩角,突出的大眼睛仿佛铜铃,血盆大口,威武异常。
元宵节赛肥鸡习俗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每年元宵,乐城人都会相互走访,看看左邻右舍参赛的“肥鸡”,心里边也暗自给各家的“肥鸡”打分,看谁家的鸡子会最终夺得冠军。到了元宵节这天,各家各户将自家养得最肥的鸡煮熟参赛,供全岛百姓欣赏,再由乡贤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夺魁肥鸡。谁家的鸡最肥,就说明谁家会养鸡,也是最勤劳的象征,自然会得到乡亲尊敬。圆鼓鼓,饱含油脂的肥鸡,仿若一件晶莹剔透的艺术品,令人驻足,吊人胃口。“闹元宵的不仅有乐城人,还有来自岛外各村,乃至嘉积等地的人众,闹元宵的人多达五万。在元宵夜,整个乐城岛上,从一村到另一村的游灯,好不热闹。”闹元宵的活动一直要延续到深夜,虽然曲终,但人却未散。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goodjob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index.html
悠久的民俗文化:http://www.wutongzi.com/user/uartiadd.aspx
新浪微博主页:http://weibo.com/5057912339/profile?rightmod=1&wvr=5&mod=personinfo
新浪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5057912339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