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油塔源于唐代,是以面粉与猪板油揉成饼坯经蒸制而成。因其层多丝细,提起似金线,落下似金塔,故名。它的制法,在清代的《素食说略》中有详细记载。据传,是唐代做过丞相的段文昌家中的一位厨娘创制,后来传入民间,并因为风味独特而受到欢迎,从此流传开来。
1997年12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西安饭庄的“金线油塔”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其风味特点是:外形似缕缕金丝盘绕,入口松润绵软,油而不腻,营养丰富。食时如佐以酸性泡菜、甜面酱、葱白节,配以杏仁甜浆,则更为清爽利口,别有风味。如今,“金线油塔”已作为高档宴席点心,享誉四海。
1.调面。这是用少量的水将富强粉搅成絮,搓成硬团,再点水调软,用布盖上盘5分钟;
2.拉丝、盘形。把面团擀成三分厚的大方片,将撕去皮膜、切碎的猪板油丁和拌匀了调料面的食盐,均匀地抹在面片上,然后将面片卷起,切成长条块,每条再擀成一分半厚了片,再切成细面丝,用手扯开,拉成细丝,卷起盘成圆塔形,即成油塔;
3.笼蒸。在笼蓖上铺一层薄面片,将油塔有次序地摆好,上面再盖一张薄面片,旺火上笼蒸约30分钟熟。
上桌的金线油塔通常装在盘子里,看起来像个小馒头,用筷子提起塔尖抖一抖放到自己的碗里,瞬间就看到油塔变成一碗松散的金线,闻一下喷香扑鼻,吃到嘴里松松软软,面粉和猪油竟然这样协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