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江,珠江水系三角洲诸河之一,古称牢水、允水、封水、君子河或允字河,自南北朝起称潭江。发源于广东阳江市阳东县牛围岭,自西向东流经恩平、开平、台山、新会,在新会双水镇附近折向南流,经银洲湖出崖门口注入黄茅海。干流全长248公里,流域面积5068平方公里,平均坡降0.45‰。主要支流有:镇海水、新昌水、白沙河、新桥水等。
干流实行梯级开发。流域内建有大、中、小型塘库1932宗,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7座,控制集水面积1007.5平方公里,总库容16.81亿立方米。干流自锦江水库以下,已建成水沾、恩城、塘洲、东成、江洲、合山等梯级工程,使潭江水资源得到较好的治理和开发。[1] 潭江水运条件较好,三埠以下,河宽水深,可通行500吨级客货轮;三埠以上,结合干流梯级工程,10-20吨机帆船可达恩城。
在开平市境,潭江经恩平县境,东流到开平、恩平两县交界处蒲桥段称锦江,蒲桥以下称潭江。流经开平境内的重要墟镇有蚬冈、百合、赤坎、三埠、水口等。开平县内流段56公里,流域面积158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率0.45‰。
在开平市境,在蒲桥段处有莲塘水汇入,南岸在茅朗、百足尾有蚬冈水、白沙水注入,北岸在交流渡有镇海水汇入,在三埠地区南岸有新昌水(又称台城河)汇入,在水口地区北岸有新桥水与址山水汇入。[4]
镇海水,又名苍江,是潭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鹤山县的手推车山,在开平市北部大罗村的车桥附近入开平境,向南流往苍城、沙塘,在交流渡分叉汇入潭江。全流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主河长69公里。
莲塘水,发源于开平市西北部天露山脉的五马巡槽与燕子尖山之间的老虎坑。东南流向岗坪、茶坑、急水田注入恩平县西坑水库,再经牛江渡、沙湖墟,经恩平县境段又称沙湖水,在开平、恩平两县交界处汇入潭江。全长44.5公里,其中在县境内15公里。流域面积251.9平方公里。上游为高山峻岭,山林茂密,河道曲折,下游为低丘平原,植被较好。水量与水力资源丰富,已开发小电站13宗,年发电量达1398万度。
蚬冈水,旧称狗髀冲水,在县西南部,发源于恩平县五点梅花山,向东流至白善龙进入开平市境金鸡镇,经大同市(墟)、蚬冈镇,在茅朗西溪注入潭江。流域面积185平方公里,河长34公里。河床较陡,平均比降率为1.3‰。企山海以下有潮汐影响,3吨木船尚可达蚬冈镇风湾墟。该河水与白沙水两河河口相距1.5公里。上游的金鸡墟,为开平、恩平两县边区主要墟镇。
新桥水,又称水口河。在开平市境的东北部,发源于皂幕山南麓的大深坑,向东流经水井墟、天湖、龙山墟至天河,与西来之月山水汇合流向东南,在水口墟流入潭江。流域面积143平方公里,全河长28公里,其中开平与鹤山的界河长4公里。河床上游较陡,下游平缓,两岸山丘与平原各占一半。天湖以下有潮汐,15吨木船可达月山墟。
址山水,又名小潭江、潭江冲、鹤山水。在潭江流域东北部,发源于鹤山县皂幕山脉横冈山,流经禾谷、云乡、址山等地,折入新会司前镇,经开平县境的潭江里在泮村附近注入潭江。流域集水面积204平方公里,全河长38公里。上游河床较陡,平均比降率为3.35‰。
新昌水,又名台城河,旧称“宁阳河”。在潭江流域南部,为潭江中游右岸支流。有两个源头,源于狮子头者称四九水,源于瓶山者称五十水,两水在合水水闸处汇成干流后,始称台城河。西北部经四九墟、合水、台城、三埠镇,原在荻海与新昌间的东河汇入潭江。1972年,台山县在公义至开平氮肥厂裁弯取直,新开一条宽120米,长1.3公里的人工河,引新昌水改道至三埠新昌东部注入潭江(原来东河人口处只留数米宽之浅水口)。流域面积为578平方公里,全河长52公里,平均坡降为1.81‰。[4] [8]
白沙水,又名白沙河、长塘水、赤水河,为潭江中游右岸支流。发源于开平市境南部山塘顶,自南向北流经东山镇、赤水镇和台山县白沙镇,台山县西部与开平县分界河,在开平市百足山南麓注入潭江。全长49.4公里。流域面积为383平方公里,平均坡降为0.77‰。两岸多属山地丘陵,植被较丰富,大潮汐可至群丰、鹤子蓢。沙洲墟以下可通7吨木船。沿江沿江重要墟镇有东山墟、赤水墟、和安墟、冲口墟以及台山县白沙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