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试教育

家乡区县: 四川省西昌市

实现德育问题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要调动起整个德育系统的力量(领导,专干,班主任,政治老师,团队干部,科任老师等),不光要重视形式的多样,还要注意内容的深入,提高工作的实际效果。为此,要做好几个结合:
一,明理与导行结合。无论搞什么活动,都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教育学生要有"孝心",先要通过动员报告,或演讲,故事会,主题会等,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讲"孝"道,应该怎么做,让他们行动起来。事后要通过家长,社会反馈,让他们自己总结,体会。重视"明理"这个环节,就不能只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一定要明白事理,使学生能积极投入活动,投入活动,又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明白事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导行,实践,学生对我们设定的目标将会领会得更深刻。这有利于良好素质的形成。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虽然,各种德育活动都是由老师有目的,有步骤地提出来的,教师无疑在德育中起主导作用,但我们如果明确到这些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我们的注意力,就会放在让学生自己组织,自主活动上,尽管这样可能我们要多做一些工作,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不如意的事。要克服过去由老师包办代替,一厢情愿的状况,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上,放手让他们去想象,去实践,老师站在背后给他们出主意,帮他们总结。一个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强的人,必然是未来社会的积极力量。
三,遵循道德原则与遵循心理规律相结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性开展活动。我们在要求学生遵循道德原则的同时,要注意区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要什么问题都拉到"道德"的高度去处理。有些学生内向,敌对,是否和他从小的经历有关 有的学生成绩不好,老算错数,老写错字,是否有认知障碍 有的学生爱小偷小摸,不能自控,是否有心理障碍 心理问题要遵循心理规律去解决。要通过个别谈话,疏导,暗示,训练等方法,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实事求事,有针对性地处理学生中的问题,将会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成效。
四,德育机构和教学机构要很好配合和结合。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是学校各部门的共同职责。思想道德素质不能仅靠德育部门去培养,科学文化素质也不能仅靠教育部门去培养。不要把德育的工作和教学的工作对立起来。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人,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不要抱怨德育占去了学习时间,德育工作只会使学生学习得更有成效;也不要抱怨教学部门把时间抓得紧紧的,文化课的学习毕竟是学校日常的主要工作。德育部门要主动争取学校所有部门的密切配合,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总之,德育工作要常抓不懈,只有在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suemey(2014-11-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