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大闸蟹,产于江苏省兴化市,兴化市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市, 兴化安丰镇大闸蟹养殖基地环境,位于江淮之间,苏北里下河地区腹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兼有海洋性和大陆气候特征,光、热、水三要素配合协调,市内湖荡密布,河道纵横交织,湖荡内水草丰美,水产资源异常丰富,兴化水质清澈无污染,非常适合鱼虾蟹类栖息繁殖,是长江中下游最具典型特色的精华生态区,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市内水质清澄,水文独特,郑板桥有诗赞曰:“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为优质淡水螃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到2008年全市已形成15万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45万亩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兴化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加上历年来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因此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兴化大闸蟹就生活在这种天然的无污染的环境里。
兴化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螃蟹,英文名:xinghua crab。此蟹产于江苏泰州兴化,属于淡水河蟹。近年来,兴化水产养殖实现了从粗放到集约,从零星分散到规模经营的巨大转变。今年水产总量将接近14万吨,其中河蟹产量达2万吨。兴化大闸蟹品牌主要有“红膏”、“板桥”等。其中红膏大闸蟹是兴化大闸蟹的典型代表,除了具有江苏蟹“壳青、肚白、金爪、黄毛”的共性特点外,还具有“膏红、肉鲜”的个性特征。
自古以来,兴化蟹就是进京贡品。而由这种蟹精制而成的,具有600多年历史的童氏家族创办的“童德大”牌美味佳肴——中庄醉蟹,更是享誉海内外。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堡童氏在经营活蟹的过程中,将积压的螃蟹用醉螺、醉虾的方法,逐步摸索出一套用自制糯米浆酒及其它配料醉制螃蟹的制作工艺,这样既可以延长螃蟹的保质期,又可以赢得更多的用户、赚取更多的利润。在1394(明洪武二十七年)前后,创立“童德大”醉蟹加工作坊,从而成为“中庄醉蟹”的创始人。明初至明末二百多年间,童氏家族数十代传人不断完善精工细作醉蟹工艺和配料秘方,从而使其加工出来的醉蟹味道鲜美、口感极佳而成为维扬菜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冷盘菜肴和达官贵人喜庆节日的馈赠礼品。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中堡庄先后聚集过一批知名度很高的文人学者画家。郑板桥也曾寓居过中堡坐馆授徒。他们每年迎来送往和国内许多学者画家交流技艺,同时又品尝中堡特产——中庄醉蟹,从而中庄醉蟹美名传扬,进而成为贡品以至风靡全国。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以兴化大闸蟹为原料生产的中庄醉蟹到 南洋(新加坡)参加国际物赛会,受到与会各国通商产业大臣一致好评而获得一等奖。中庄醉蟹由此名声大作而誉播南洋。此后,每年都有销往东南亚国家的记录。
20世纪初,中庄醉蟹在镇江等地举办的江苏省物品展览会上屡获一等金奖。20世纪初60年代末,中庄醉蟹小批量出口日本、香港。1984年,中庄醉蟹在全国乡镇企业赴京展销会上荣获“江苏名优产品”光荣称号。1997年,中庄醉蟹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到2009年,已有红膏公司董事长朱同林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中国河蟹养殖大王”称号,安丰、永丰、中堡、临城等4乡镇被授予“中国河蟹之乡”称号,兴化市被授予“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称号。到2010年,全市已有12个河蟹产品获无公害水产品质量认定,5个河蟹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4个河蟹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已培育江苏省名牌产品2个、江苏省名牌农产品2个;兴化大闸蟹获批全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集体商标注册,金秋蟹舞生态大闸蟹,泓膏大闸蟹、天宝湖大闸蟹、膏满堂大闸蟹荣获“中国十大名蟹”称号,兴化大闸蟹、板桥大闸蟹、金秋蟹舞生态大闸蟹荣获“中国名蟹金奖”。
此外,随着各地农产品开始采取电子商务模式来更大范围的、更全面的销售出去,兴化大闸蟹亦是“横行”网上,攀上电子商务之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