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者-王树楠

家乡区县: 河北省高碑店市

 王树楠(1851—1936年)字晋卿,祖籍热河承德直古北口小兴州,生于直隶保定新城(今河北省高碑店)邓家庄耕读之家。王树楠七岁入家塾,八岁学做诗,“龆龄颖异,出语惊人”。(注:尚秉和:《故新疆布政使王公行状》,《近代裨海》第12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18、422页。)十六岁入邑庠,(注:邑庠:县学堂。)次年补廪膳生。(注:廪膳生:明清朝由府州县按时发钱来补助生活的生员。)1872年以读书优异被举荐为贡生(注:贡生:明清朝科举制度中,由府州县推荐到京师国子监学习的生员。),朝考以教职候选。当时直隶总督曾国藩聘请其祖父在省城保定莲池书院讲学,他在书院随读。曾国藩闻其名,专门召见指导读书治学、诗古文义法,训勉鼓励,谈话两个多小时,他深以为荣。后来李鸿章任直隶总督,见其文章,拍案惊赞,十分赏识,称之为“苏长公后第一人”(注:尚秉和:《故新疆布政使王公行状》,《近代裨海》第12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18、422页。),对其文采评价很高。24岁被聘为通志局修纂,26岁考中举人。在志局先后任职十二年,同时继续在莲池书院攻读治学。他素好考订之学,以文会友,结识了劳乃宣、吴汝纶、曾纪鸿、薛福成、朱采、赵铭、袁昶、方铨、丁绍基等一代名士,相互质疑问难,获益良多,但在科举考场中却屡次失意。到1887年36岁才会试中进士。初被点任户部广西司主事(注:主事:明清朝各部司官中最低级,官阶六品,进士分部须先补主事。),自感小京官碌碌无为,徒耗岁月,而地方官尚可直接为民造福,实现治国安邦抱负,于是报请外放,改任知县,从此步入仕途,开始仕宦生涯。  王树楠生逢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早年曾目睹了风起云涌的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贵州苗疆、云南回族、西北回民和新疆农民起义,又感受西方殖民主义发动的多次侵略战争和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朝被迫割地、赔款、开口、丧权辱国,内忧外患,兵连祸结,大清帝国风雨飘摇,国民积贫积弱,百业凋敝。生逢乱世的王树楠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国家危难,民族危机使他忧心忡忡;西方列强的侵略暴行,激起他强烈的爱国热忱;孔孟圣贤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的教诲,激励他建功立业,苦苦追求理想抱负,在宦海生涯中搏击惊涛恶浪。

 

能力秀首页:http://abc.wm23.com/zhaojunhua

家乡首页:http://www.wutongzi.com/kan/hebei/gaobeidian.html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5057916543/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057916543

红寂(2014-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