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堡遗址

家乡区县: 陕西省神木县

    汉圁阳县址位于县境秃尾河上游瑶镇北梁上,内瓦砾数堆。建国前人们在瓦砾堆中拾得完整的汉代款式瓦当数枚,上有“延年益寿”、“长乐无极”等篆字。因《史记》中有汉“元狩三年(前120),又置朔方新秦中,翤置圁阳县属西河郡”的记载;《水经注》及《大清统一志》中也以县内秃尾河为圁水,故该遗址曾被初步确定为汉圁阳县址。但从1975年中华地图学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朔方刺史部图上看,圁阳县却在秃尾河下游。据此,有人又认为该遗址应是属于上郡的白土县遗址,待考。
   

    温家河汉遗址在距县城60公里的中鸡乡前鸡温家河畔台地,有一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遗址(现为耕地),遍地陶片、瓦片,水刷沟壕内还有兽骨、灶坑、板瓦、筒瓦,文化层厚达2米以上。其中瓦长33厘米,内饰麻袋纹,外施粗绳纹。该处曾有铜罐、铜矢出土,属汉代遗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魏银城遗址位于县城南20公里的黄石头地村附近,土城遗址尚存。后魏文帝置石城于圁阳地,废帝改为银城。隋、唐仍为银城县,先后属胜州、雕阴郡,唐天宝元年改属麟州。

    唐宋麟州城址在县城北15公里处,现名杨家城。唐开元十二年(724)置麟州,开元十四年(726)州废,天宝元年(742)复置。宋改建宁军,又改镇西军,元代迁建于今县城东山(称旧城)。明正统五年(1440)复迁杨家城,八年(1443)迁建于川口。麟州城旧址筑在山上,西临悬崖,下为窟野河,北界草地沟河,东南皆山陵沟壑,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原城墙因年远日久已成颓垣断壁,但其夯土城墙形迹显然可见。城为长方形,南北1千余米,东西300米左右。由4座小城组成,各以土墙相隔,彼此有门可通。城外西北有深井2口,井口直径约2米余。据当地人讲:井深45丈(160米),皆凿石而下,底通窟野河床。现被碎石沙土所填。另有浅井2口,在城墙下,为石缝泉水,至今仍能使用。

 

马艳青(2014-11-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