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裔数学大师,20世纪伟大的几何学家。[1]
1926年,陈省身进入南开大学数学系。1934年夏,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成为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名数学研究生。1943年发表《闭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内公式的一个简单内蕴证明》《Hermitian流形的示性类》。1963年至1964年,陈省身担任美国数学会副主席。1995年陈省身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被聘为嘉兴学院首任名誉院长。[2]
2004年12月3日19时14分,陈省身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逝世,享年93岁。
陈省身9岁考入秀州中学预科一年级。这时他已能做相当复杂的数学题,并且读完了《封神榜》、《说岳全传》等书。1922年秋,父亲到天津法院任职,陈省身全家迁往天津,住在河北三马路宙纬路。第二年,他进入离家较近的扶轮中学(今天津铁路一中)。陈省身在班上年纪虽小,却充分显露出他在数学方面的才华。陈省身考入南开大学理科那一年还不满15岁。他是全校闻名的少年才子,大同学遇到问题都要向他请教,他也非常乐于帮助别人。一年级时有国文课,老师出题做作文,陈省身写得很快,一个题目往往能写出好几篇内容不同的文章。同学找他要,他自己留一篇,其余的都送人。到发作文时他才发现,给别人的那些得的分数反倒比自己那篇要高。
他不爱运动,喜欢打桥牌,且牌技极佳。图书馆是陈省身最爱去的地方,常常在书库里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他看书的门类很杂,历史、文学、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他都一一涉猎,无所不读。入学时,陈省身和他父亲都认为物理比较切实,所以打算到二年级分系时选物理系。但由于陈省身不喜欢做实验,既不能读化学系,也不能读物理系,只有一条路——进数学系。
数学研究
陈省身是20世纪重要的微分几何学家,被誉为“微分几何之父”。早在40年代,陈省身他结合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方法,完成了两项划时代的重要工作:高斯-博内-陈定理和Hermitian流形的示性类理论,为大范围微分几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概念和工具,已远远超过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范围,成为整个现代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教育
陈省身曾先后任教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原中央研究院数学所、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南开数学研究所的创始所长。培养了包括廖山涛、吴文俊、丘成桐、郑绍远,李伟光等在内的著名数学家。其中,丘成桐是取得国际数学联盟的菲尔兹奖(Fields Medal)的第一个华人,也是继陈省身之后第二个获沃尔夫奖的华人。
在那个国门初开的年代,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家喻户晓。其实,那时陈省身早已在国际数学界声名鹊起,却为国人所不知。有人根据狄多涅的纯粹数学全貌和岩波数学百科全书、苏联出版的数学百科全书综合量化分析得出的二十世纪数学家排名陈省身先生(S.-S.Chern)排在第31位,华罗庚排在第九十位,陈景润进入前1500名。[18] 陈省身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成就,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拉、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也许你没有听说过他,因为他很长时间都在美国工作,但是至少中国数学界应该是知道的,因为他早已蜚声海内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