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十二,是龙胜红瑶同胞仅次于春节的重大节日———半年节。当日,这里的红瑶同胞走村串寨拜访亲友,杀猪宰羊,载歌载舞,共同纪念红瑶传统的节日。
从远古走来的红瑶同胞勤劳善良,他们开荒种地,发展种养。而每年到了农历六、七月,新的庄稼成熟了,一年的收获也得了一半,半年节由此而来。 。“半年节”那天,除了备有美酒佳肴宴请宾朋好友,还要举行一项传统的活动——“打旗公”。
“打旗公”是怎么回事?说来话长。清朝光绪某年五月十四,有个土匪头子叫孔亚福,带了成千人攻瑶寨,挨滚木擂石打得落花流水,死伤一百多人,有两个抗旗子的匪兵,挨打懵了,扛着旗子瞎乱窜,狼狈逃命。为了庆祝那次胜利,就定那天为半年节。欢度半年节的时候,就举行打旗公的活动。
打旗公时,山坡上,田垌上,花花绿绿的站满了人,唢呐声声,铜鸣锣响。路旁、田边和卡子上则排列着无数的“小把爷”,他们各人面前堆着一堆软田泥,手里抓着泥弹,挥手舞脚,严正以待。原来只准十三岁以下的“小把爷”打泥巴,十三岁以上的人打了要罚酒肉各二十斤。别看他们全是小鬼,精着哩,你看,那路面上、田坎上,正式旗公要经过的地方,他们都用稀泥糊得溜滑,旗公走过时,必须放慢脚步,他们打的机会就多了。
蓦然,喊声四起,“旗公来了!”“旗公来了!”
只见两名身强力壮的中年汉子,身穿背心短裤,头戴遮檐帽,赤着脚,各扛一杆六尺高的三角红旗,奋力奔跑。“小把爷”手中的泥团象雨点一般地朝旗公飞去。“打呀,打呀!”四面的观众一片欢腾,齐声呐喊。
旗公更是兴高采烈。为了躲避飞来的泥团,腾、跳、闪、奔,花样百出,不时还摔跤子。尽管他们如此机动灵活,到头来人不免周身泥印,成了个活泥菩萨,这就更引得观众们捧腹大笑。
为什么要“痛打”两个旗公?
他们象征扛旗的敌人,所以挨打。
旗公若能坚持到底、绕着村寨和田垌跑上一圈,通过七、八个关卡就算结束,赏给他们没人两斤酒,两斤肉,还有粽粑。那些“奋勇作战”的小鬼们则被赏以粽子。
打旗公可说是一项别开生面的群众性的民族体育活动,还能教育后代不忘祖先,发扬团结对敌的优良传统。
夕阳西下,晚霞满天,人们又回寨子欢宴。
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dengyy
我的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13524179.html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178286850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