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感动人物

家乡区县: 张家口市赤城县

郑乐平,女,汉族,195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赤城县第一建筑公司退休职工。他秉承“退而不休”的理念,积极组织发动,成立了“赤城县百乐文化协会”,吸纳108名政治觉悟高的“热心人”加为会员。通过这个协会,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文艺演出活动、兴办公益事业活动,感染教育了市民,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强化学习教育,增强文明意识 “百乐”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以来,她不断弘扬中华美德,强化自身学习,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先进的发展理念,学习《道德经》、《百孝经》等道德经典著作。在自学的同时,举办道德文化学习班,将自己的学习资料归类整理、集印成册,发给协会成员集中学习。平均每年自费印发各类学习资料1万多份,其中发放300首革命歌曲资料1208份,书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1万多字。为使会员全面了解县情,结合我县实际组织会员集中学习了“赤城县情”,通过会员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学习,使人们更加理解全县中心工作,杜绝了因不理解工作而上访的现象,达到了化解矛盾的目的。同时,把党的方针政策向乡村宣传,请县委党校曲媛美老师深入到田家窑镇上仓村讲法律知识,教育村民知法、守法用法。 二、开展文化活动,提升文明程度 成立的百乐协会,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倡导文明健康生活为出发点。组织协会成员开展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通过自编自演的节目教育人们提升文明程度。 在春节、元宵节、“五·一”等重大节日期间,编排教育性强、寓意性深的文艺节目,到县城宣传文化中心广场进行公益表演。自编的诗歌《霞城颂》、《赤城在我心中》,歌曲《赤城大变样》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百乐协会成立后,秧歌队、合唱团和太极队先后开展或参加过赤城县城亮灯仪式,汤泉河启动、竣工仪式,全国妇联送温暖欢迎仪式,为汶川、玉树大地震主动募捐,太极表演,彩色周末,绿色环保植树造林万人签字活动,普法活动,欢送新兵入伍,文化下乡等各类大型活动40多场(次),受众逾万人。 三、倾情公益事业,奏响文明乐章 2001年她买回一部松下摄像机,开始了她的“记者”生涯。一开始她把镜头对准了赤城名人,先后拍摄了曾在内蒙支边三十五年的“白衣战士”柯泉林、战争年代坚持“游击”教学的老校长张乐三等,几年下来,她刻制的小城人物光盘就有60余张。之后又把镜头对准了县城建设,她用镜头记录着赤城县的变迁。2004年开始跟拍汤泉河,一直到汤泉河治理完工,长达五年之久,共录像30多个小时,拍照13000多张。2009年她从所有照片中精选出100幅,自费举办了“县城变化在百姓心中”摄影展。还组建了50余人志愿者队伍维护福君青狮桥至盛通衢桥之间两岸的清洁,并对不文明行人进行耐心劝阻。 2004年元旦前夕,她发起举办了赤城县书画展,为了找场地,请书画家,运送展品,忙得不亦乐乎,最后自己还贴进去3000多块钱。2006年11月,她又成功举办了赤城县第一届民间工艺品展。她还下乡组建文艺团体,在东万口乡、田家窑镇、三道川乡、镇宁堡乡组织了10多个乡村文艺团体。几年来,积极开展扶贫济困、献爱心、送温暖活动。自发组织县城居民为云州乡大石头沟村捐送被褥11套,衣物80件,为新兵入伍缝制鞋垫120双,带着秧歌队为新兵义务演出,为汶川地震捐款共计9000多元,自己带头积极为赤城镇松林村修建道路捐款1000多元。 由于她热衷于公益事业,被全国妇联评为“平安家庭示范户。2008年她被吸收为县政协委员。2009年又当选为市“十佳热心公益事业标兵”。2009年至2011年期间她被县妇联评为“十大女杰”、“三八红旗手”、“三年大变化先进个人”等多个称号。2011年她被评为市级“十佳文明之星”、“公益事业标兵”。2012年她被评为市级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究创作传承文化艺术“先进个人称号”。 荣誉面前她没有骄傲,成绩面前她没有停步,“为民服务”的公益事业她大步前行…… 本文地址:http://www.ccmhw.cn/article-493-1.html 文章来源:赤城门户网 http://www.ccmhw.cn/

伊人花泪(2014-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