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痛的饥饿记忆

家乡区县: 湖南省桂阳县

席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食欲和爱情推动了世界的前进。稍加观察,便不难发现这两个主题也一直跟随着文学的发展前进。而由食欲延伸来的饥饿,更是中国文学绕不开的主题,它一次又一次被作家描写、刻画。本期我们从饿相、惜粮、吃相三个角度,摘录一些关于饥饿的文字,让读者亲自经历一次书中人所处的生存环境,这环境中有着触目的残酷,也有着惊人的顽强。
【饿相】
极度的饥饿已使人们放弃了对理性的追求,活下去成了唯一的理想。
◇花生榨油后剩下的渣,挤压成紧紧的一个大圆盘,是美食,有后门才能弄到。老百姓能自己弄到的食品,是榆树的新叶,是树皮剥开露出里面一层嫩皮,在石磨上推成酱泥,吃下充饥。那年四川树木被毁掉不少,就是这样被剥光皮后枯死的。野菜野蕈,早就被满山坡转的小孩,提着竹篮子、背着小筐摘尽了,抢吃野蕈中毒的孩子多得让医院无法处理。
——虹影《饥饿的女儿》
◇司马蓝就捡了一条胖虫放在了嘴里,先还不敢去嚼,那虫就在嘴里蠕动,越发感到浑身痒痒得可怕,后来猛一闭眼咬了,咕地一口咽下,睁眼说比蚂蚱壳儿好吃,孩娃们便都刨起了虫吃。大的孩娃用镢头在前面挖着,小的在后边捡着茅草根和那虫儿,蓝家的姐妹先还觉得有些恶心,后来竟也跟着刨吃起来。

start(2014-11-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