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编辑
文化
洛宁是河洛文化发祥地,境内有标志中华文明渊源的“洛出书处”、“仓颉造字台”、“伶伦制管”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之源、文字之源、音乐之源。洛宁山清水秀,林木覆盖率达59%,生态环境十分良好,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4A景区神灵寨,楼梯山狩猎场,全宝山森林公园,蓄水量13亿立方米的故县西子湖等自然生态景观风光宜人。洛宁是世界纬度最高的淡竹原产地,现有原生态古竹林1万余亩,素有“北国竹乡”之美誉。[1]
教育
洛宁县2014年规划“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建项目学校15所,扩建项目学校31所,新增校舍面积31.4万平方米。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在城区规划新建县直第二幼儿园、县直第三幼儿园、城关镇中心幼儿园、回族镇中心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使城区在院幼儿达到8000人,缓解城区适龄幼儿入园难问题;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逐步增加乡镇公办幼儿园数量。二是全面发展基础教育。突出抓好城区中小学建设。城区小学建设方面,新建城区第四实验小学、第五实验小学和城关镇中心小学等3所小学,扩建实验一小、实验二小、实验三小、王东小学、王西小学和东城小学等6所小学,使城区小学在校生规模达到2万人;初中建设方面,新建城区第三实验中学,扩建实验一中、实验二中、王东中学、王西中学、东关中学、西街中学等6所初中,使城区初中在校生规模达到13000人。乡镇中小学建设方面完成河底镇中心小学、小界乡初级中学等17所中小学扩建。三是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实施一高中、洛宁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扩建,力争2015年全县高中教育在校生达到1万人。四是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实施洛宁县聋哑学校扩建,提高特殊教育办学水平。五是集中开展危房改造、抗震加固工程,基本实现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六是落实民办学校各项政策,规范民办教育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七是优化教师结构,搞好优秀人才引进,不断提高洛宁教育教学水平。[9]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