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走出的女作曲家——陆原(一)

家乡区县: 晋城市 城区

 中国舞蹈名作《不朽的战士》,曾被誉为20世纪50年代最优秀、最具有代表性的反映部队战士生活的舞蹈作品之一。是根据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黄继光烈士的英雄事迹创编的。曾获全军第二届文艺会演优秀作品奖;“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提名奖。这部精典名作的作曲就是从太行山走出去的女作曲家陆原,是我们晋城人。

陆原:我是在晋城长大的。我家住在晋城城内的双井巷都院。我的家是一个古代式的建筑,一进院五个大院,还有一个磨面的面房,推碾的碾房。

陆原,原名都桂英,1925年出生。据说她的祖上曾经是有钱人家,但是到了父辈这一代,家境状况却大不如从前。

陆原:家里就非常的穷,穷的饭都吃不饱,所以我们家就靠我去挖野菜。家乡的茴茴菜、扫帚苗是我常挖的野菜,挖一大篮回来,妈妈撒点棒子面,我们就吃这样的饭,家里很穷,念不起书。

家里穷得上不起学,这对于一个争强好学的小姑娘来说,将意味着能否迈过这一人生坎坷。然而,这些并没有难倒聪明的小陆原。

陆原:我就找到一个王之桂老师,我说我想上学。怎么样才能上学呢?家里太穷了,王老师说你来我给你想办法。

王之桂(陆原老师 96岁):我教她学点本事,打毛衣,打围巾,打手套,然后,我帮她卖了,赚点钱,就可以上学。她的脑子可灵着啦!

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陆原成为五年级女子高小的学生。正当她准备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打进中国,东北三省沦陷,晋城很快就卷起了抗日的烽火。这时候,不满十三岁的小陆原也产生了爱国之心,随后就参加了儿童救国团。

陆原:我是儿童团的代表,那我就领上7、8个小孩到街上写标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到处都是那大字 ,我字写的虽不好,但就是想办法把字写大,所以就整天搞宣传,当时有那么一首歌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唱):这时候,同学们,该走上前线,我们没有什么挂牵,别了,别了同学们,我们再见在前线……

就是这首从解放区唱遍全中国的激情旋律,从此以后,不断地激励着陆原前进,直到人民解放军胜利的步伐踏遍全国。为了宣传抗日,陆原还参加了晋城当时的怒涛剧社,期间,有一件事给她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陆原:回到城里好多地方被炸了,当时一个炸弹就把小十子上边的一个楼给炸了,炸了以后,那尸体一半崩到这边,一半在那边,非常的残忍。我的大哥是被日本人杀了。二哥给日本人当差,腰折了,不能动,饿死了。日本人把刀放到我父亲脖子上,刀快要下去的时候,一个日本人正好叫那个日本人,我父亲幸免没有死,但到第二天头发白了很多。所以我对日本人是无限仇恨,一直到现在。

从此,对日本帝国主义仇恨的种子便深深埋在了陆原的心里,也为她以后走上抗日道路打下了基础。为了革命,为了宣传,辗转南北几年后,陆原于194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演剧方式进行抗日宣传的抗敌演剧宣传队,

陆原: 在延安演出,一下子就把延安的人给镇住了,据说毛泽东也去了,后来就到了晋冀鲁豫边区,这就到了解放区了,唱: 解放区的天是人民的天,那就全部公开了,我们不编了很多剧本,也是揭露国民党的黑暗。我们住在离阎锡山很远的一个窑洞里,后来我们就坚决抗战,写了很多歌,我还写了首歌,非常受欢迎,《王大娘喂猪》是。唱:王大娘长得胖……

当时,在华北军政大学文工团工作的陆原因成绩卓著立功一次,但她却越来越不满足于现状,又有了自己新的想法。

陆原:我也不知道怎么就知道天津音乐学院要招生,我就叫跟领导说,我要到音乐学院去学习,我这辈子非搞音乐不行,领导说,什么,你要搞音乐,我说,是,领导说,不行,告诉你实话,现在准备把你们调到总政去,我们不能决定去留,你要想到音乐学院,那你得去北京找首长。我就背上行李,跑到北京,那时候第一次到北京,还真找到了总政新成立的单位,找到一个首长,把这个事情有说了,首长说,好,找秘书开介绍信吧,我就又跑到天津音乐学院,找到教务处,教务处说,你得考,我说,那好,考吧,你给我找个住处,那时候都是供给制,还真给我找了个住处,我考得前三名,怎么样,考上了。

天津音乐学院毕业后,陆原担任总政歌舞团创作员。从此,她由原来的歌曲演奏转为音乐创作,不久,便荣获了一枚华北解放纪念章。

秦雅娟(2014-11-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