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石刻展现政治争斗

家乡区县: 咸阳市乾县

      顺陵新发现的石羊、石虎、仗马,以及乾陵首次发现石虎揭示了武则天与李唐之间的争斗。陕西省 乾陵石刻

      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韩伟说,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死于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当时按照刺史夫人的级别来安葬。武则天称帝后,追封其母为“孝明高皇后”,将墓改为陵,称顺陵。“在唐朝,石羊、石虎均为人臣之墓,设置石羊意为皇帝希望人臣像绵羊一样温顺,而设置石虎,则是希望人臣像老虎一样为君主服务。”韩伟解释说,此次发现的一对石羊和一对石虎,充分说明了武则天之母当初是按照人臣之墓的规格入葬的。武则天当权后厚葬其母,将石羊、石虎深埋,将墓扩建为陵,并设置了皇陵资格的华表、奉阁将军、仗马等,并设置了一对石天禄(像麒麟又像狮子带有翅膀的动物),重达70吨,这是三座陵园的石刻中最重的。

      武则天驾崩之后,李唐重掌江山,顺陵又遭了殃,由陵又变成了墓,其华表、仗马、奉阁将军等具有皇陵标志的石刻被掩埋,重新立起了象征人臣标志的石虎、石羊。专家在乾陵北门还发现了石虎。“这意味着乾陵在武则天称帝前,曾摆放有石虎,而武则天当权后将其深埋。在武则天之后,唐陵之中再没有出现石虎,这成了陵园转折的标志。”考古专家分析,武则天特别忌讳石虎,视之为“人臣象征”,以前在

懒懒(2014-11-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