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 白起
秦国,原本是地处西陲的一个小国,秦孝公时用商鞅变法,奠定了国家富强的基础。尔后,不断向外发展势力,国力强盛。秦昭王时,任用白起为将。白起素以深通韬略著称,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任左庶长,领兵攻打韩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县西)。次年,由左庶长迁左更,出兵攻韩、魏,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斩获首级二十四万,俘大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参见伊阙之战)。因功晋升为国尉。又渡黄河攻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十五年,再升大良造,领兵攻陷魏国,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十六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联合攻下垣城。二十一年,白起攻赵,占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县西)。二十八年,攻楚,拔鄢、邓等五座城池。次年攻陷楚国的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毁夷陵(今湖北宜昌),向东进兵至竟陵,楚王逃离都城,避难于陈(参见鄢郢之战)。秦国以郢都为南郡。白起受封为武安君(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又攻取楚国,平定巫、黔中(今四川、贵州地区)二郡(参见黔中之战)。三十四年,白起率军攻赵魏联军以救韩,大破联军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魏将芒卯败逃,掳获韩赵魏(韩赵魏又称三晋)三国大将,斩首十三万(参见华阳之战)。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四十三年,白起攻韩之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参见陉城之战)。四十四年,白起又攻打韩南阳太行道,断绝韩国的太行道。四十五年,攻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野王降秦,上党通往都城的道路被绝断(韩都新郑,上党必须由野王渡河始能通新郑)。郡守冯亭同百姓谋议道:“上党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绝断,我们已不可再为韩国百姓了。秦兵日渐逼近,韩国不能救应,不如将上党归附赵国,赵国如若接受,秦怒必攻赵。赵国受敌一定亲近韩国。韩、赵联合,就可以抵御秦国了。”于是派人报告赵国。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为此计议。平阳君说:“还是不要接受吧,接受后带来的祸患一定大于得到的好处。”平原君则认为:白白得来的土地,怎有不要之理,接受了会对我们有利。赵国果然接受了上党,封冯亭为华阳君。四十六年,秦攻下韩国缑氏、蔺两地。
昆仑老怪 2012-03-19 09:34
NO.7 马援
马援(前14—公元49年),汉族。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
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赵奢曾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功勋卓著,被赵惠文王赐号为“马服君”,自此,赵奢的后人便以马为姓。汉武帝时,马家从邯郸移居茂凌。马援的曾祖父马通,汉武帝时,因功被封为重合侯,但因为他的兄长马何罗谋反,马通受到牵累,被杀,所以马援的祖父、父亲这两代家境式微,地位不显。马援有三个哥哥,他们是马况、马余、马员。都很有才能。王莽时,又都做到了二千石的高官。三国时蜀汉将领马超也是其后人。
昆仑老怪 2012-03-19 09:35
NO.8 党崇雅
党崇雅(?~1666)明末清初陕西宝鸡人。明天启五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明顺清三朝宰相,官至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国史院大学士、太子太保。被列入中国历代名相录,明清时期宝鸡政治地位最高、历史影响最大的文化名人。顺治元年,以天津总督骆养性荐,授原官,调刑部。疏请新制未定之前,暂用《明律》,并请速颁恩敕,以免株连之风盛行。历刑部、户部尚书,官至国史院大学士。(◎《清史列传》卷七九)
昆仑老怪 2012-03-19 09:35
NO.9 吴玠
吴玠(1093—1139)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后移居水洛(今甘肃庄浪)。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
抗金名将——吴玠,字晋卿,和岳飞是同时代人,生于1093年,卒于1139年。宋时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人,后迁居水洛(今甘肃庄浪)。吴玠出身卑微,父亲吴扆少年从军,由于作战勇敢,从一名普通士兵逐渐被升为指挥使。吴扆为人宽广,对部下管教不严。在一次作战时,吴扆的士兵怯战,致使宋军吃了败仗。吴戾的上司—一水洛城的寨主非常生气,动用了杖刑处罚吴戾。这让吴戾感到羞辱,常常心不在焉。在一次作战时,猝不及防被一箭射死。父亲死后,吴玠便随母亲从陇干迁往水洛城
昆仑老怪 2012-03-19 09:35
NO.10 吴璘
吴璘(1100~1166)南宋抗金名将。字唐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绍兴初与兄吴玠守和尚原、仙人关,击败金兵。金完颜亮部南侵,他领兵督战,收复秦、凤等路所辖十六州军,守蜀有功,官进太傅,封新安郡王
建炎三年(1129年),吴璘与兄长吴玠同时被陕西宣抚处置使张浚所赏识。此后兄弟二人并肩作战,同受升赏。兄吴玠去世以后,吴璘接替哥哥的使命,成为陕西抗金的主力部队,被升任龙神4厢都指挥使。绍兴十六(1140年),正当宋高宗和奸相秦桧庆祝“和议”成功的时候,金人撕毁和约,分兵四路在主帅金兀术的指挥下,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金兵很快占领河南、陕西的许多州县。接着,金将撒离喝率领西部金兵,强渡黄河,攻占长安,直趋凤翔。这时,只有四川制置权宣抚司事的胡世将和吴璘驻防在河池,情况十分危急。胡世将紧急召集各路将领商议防御办法。参谋官孙渥提出河池不可守,宜退保仙人原的意见。吴璘认为孙渥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愤怒的说:“儒语沮军,可斩也。”并自愿“请以百口保破敌。”在吴璘的指挥下,首战大获全胜,打击了金军的嚣张气焰,阻止了敌人的西进,挽救了全陕的危局。朝廷升吴璘为镇西军节度使、并授予侍卫步军都虞侯。吴璘在对金军的作战实践中,也总结创新了一种新战法,名叫“垒阵”,专门打击敌人的骑兵冲锋队,行之有效,屡挫金军,在西北战场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