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牢牢把握生态优势是湖州发展的特色优势的主旨,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抓手,全面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编制完成《湖州市大气复合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和《湖州市2013年大气复合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专项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湖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4-2017)》,从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业废气污染整治、城乡废气治理等方面入手,明确未来4年我市大气治理方向和目标,力争到2017年市区PM2.5平均浓度将比2013年下降27%。今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全市治水治气推进大会,会后重点开展了建筑、道路扬尘治理、矿山粉尘治理、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有机废气治理等一批重点工程。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不断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向纵深。
我市紧紧围绕“尘”、“烟”、“气”综合施治,攻坚克难,治理工作不断扎实推进。目前,全市建成建筑扬尘控制区1130.6万平方米,完成道路洒水保洁717公里、矿区道路清洁340公里,渣土运输车辆密闭改装818辆。完成重点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程8个,植树87万余棵,治理面积约为205.62万平方米,在产矿山绿色矿山标准达标率100%。完成浙能长兴等3家火(热)电企业共5台机组火电除尘改造,湖州南方等6条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改造,德清中能等2家热电企业3台机组炉外脱硫工程。拆除淘汰各类黑烟囱1000余个,累计淘汰整治燃煤锅炉175台。实施117家印染、化工企业有机废气治理,完成印染企业350台定型机尾气治理。治理或关闭城区餐饮企业519家,新审批餐饮企业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100%。划定实施中心城区及各县区高污染燃料禁烧区、烟花爆竹禁放区。实施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2%以上。不断扩大中心城区黄标车限行区域,累计淘汰黄标车8000余辆、老旧公交车285辆。完成203个加油站、 5座储油库、 43辆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
根据浙江省最新通报,2014年一季度湖州市空气优良率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11.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