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襄公二十四年》)。三不朽伟人、明开国元勋刘基,字伯温,号犁眉、郁离,封诚意伯,追赠太师,谥文成,赠封永嘉郡公,为永嘉郡刘氏之始祖,元未明初杰出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和哲学家,勋业与文章并茂,列明清八大家之首,是浙南地区第一历史伟人,更是举世瞩目、饮誉国内外中国历史名人。伯温公刘基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卒于明洪武八年(1375),终年65岁。23岁赴京会试,中第二十名进士,26岁铨选为江西高安县承。后历任浙江行省都事、浙江儒学副提举等职,以清廉和崇尚气节着称,对民众“惠爱”,“发奸摘伏,不避强御”,屡遭嫉恨排斥,沉沦下僚,一再受抑受贬,四度罢黜赋闲。四十八岁时愤然弃官归隐家乡,着《郁离子》。1360年3月,50岁的刘伯温接受朱元璋之聘重新出山,赴金陵,向朱元璋陈“时务十八策”。因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深受朱元璋赏识,自喻刘邦得张良,称老先生而不呼名。此后成了朱元璋开创明王朝的主要谋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