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库方言“蛮话”

家乡区县: 浙江省苍南县

苍南地区的方言都是不一样的,钱库这座水乡用的就是蛮话,你没看错,就是“蛮”话,想知道为什么吗,向下看咯。

“蛮”的由来:古时中原帝王称"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是对周边民族的蔑称,再说了,"蛮话的""蛮"是一个借称,发音上但不是"蛮"的意思.用蛮话来解释原意,并不是野蛮的蛮.你说"在本地因为听不懂这种闽东话,所以被成为“野蛮人”讲的话,所以叫蛮话。"的说法,非常可笑.

钱库镇的居民群众,从五代至今,讲一种与众不同而又独特的地方语言——蛮话。

据史记载,钱库是继宜山以后出现的江南冲积平原沿海集镇,钱库因五代吴越国钱王而名。旧志载:“钱库、盐亭并在金舟乡,钱库今有庙祀,传为钱王司库官。”至今,钱库的风俗,每年正月十五日元宵灯节会市,就是纪念“库官爷”的节日。江南许多城堡,都是吴越对闽作战的防御堡垒;芦蒲城是天官南监盐场仓储所在地;小岙城、老城、舥艚旧城,都是为对付闽国的军事服务的。所有这些都是五代钱王及其子孙时代的建筑。他们手下的官兵,大都是江、浙、皖、陕等省人。这可证明钱库和吴越钱王的关系了。

根据调查,钱库等地居民的祖籍,大多在江西、安徽、陕西、江苏,他们就是在两千年前来这里时定居下来的江、陕的后裔。虽然在过去平阳地方志中,还没有发现这方面的有关史料,钱库、舥艚、炎亭等地调查,在三十六系中,原籍江西五系,安徽七系,陕西五系,江苏五系,福建三系,温州及其附近各县八系。这些人各自操着本地方言,平时交际活动,久而久之,便配合成一种独特语言——蛮话。明朝以前的蛮话和现在蛮话有所不同。明朝,金乡建成卫城,他们都以明朝的官话为中心,带北方口音,讲的话称“卫语”,因此,蛮话受到闽语、明语和卫语的影响,逐渐混染和吸收他们语汇,从而更多的带有南方的腔调,便形成现在的蛮话。

说起来蛮话还是很有趣的,只要你搞懂了,你会发现它是如此的通俗易懂并且简单粗暴。

w1994(2014-11-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