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原称延安工业科技园区、延安市姚店新区、延安姚店工业园区,2011年4月正式更名为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于2005年正式动工建设,2008年7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开发区实行“一区三园”模式,辖姚店、安塞、甘泉三个园区,总规划70平方公里。其中姚店工业园区为主体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安塞、甘泉工业园区为两翼区,规划面积各5平方公里。
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延安市宝塔区东郊,西起宝塔区李渠镇崖里坪,东至宝塔区姚店镇杨家砭,北起210国道北山脊线,南至延河南岸山脊线,控制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面积4.04平方公里。
分为石油机械制造及生产技术服务园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园区、轻工业园区。开发区鼓励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占地数量少、耗水量低、无环境污染的工业企业入园建设发展。产业方向具体为石油机械加工生产及技术服务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轻工产业等。
发区一期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建成了一期4.0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道路、供水、供电、防洪和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达到了“七通一平”。新吸引入区工业企业27户,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骨干企业其中有延安卷烟厂、陕汽集团、嘉盛、山利、石源、延昌等。2011年开发区实现工业产值38.3亿元,税收20亿元。
开发区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服务配套、产业支撑、机制保障”的基本思路,努力建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经济绿谷、产业新城”和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打造优化全市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通过努力,到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6 %,实现税利45亿元。到十三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3.5%,实现税利120亿元,新安置就业人员3.5万人,开发区人口达到10万人以上,成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履行“招商、安商、助商、富商”的宗旨,秉持“用心服务、共创价值”的理念,以企业兴旺、开发区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引进为重点,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高速发展平台,着力打造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人气旺盛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开发区规划分四至五期建设,到2015年前完成一、二、三期建设。届时,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亿元, GDP达到50亿元,实现税利2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2亿元,安置就业人员8000人,新区人口达到8万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