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故事三

家乡区县: 陕西省洋县

自从苍凉的上古时候、盘古开了天地以后,蜿蜒的巴山秦岭间就流淌着汉江与褒水,山与水都成为大地的肌肤,它们跟随着大地的意愿、大地的喜怒哀乐而舒展着自己的躯体。它们雄壮、博大、勇往直前,但是它们也沉默、荒凉。于是,它们又孕育了茂密的草木,草木旺盛地生长,覆盖了山川、俯瞰着河泽,长成了没有尽头的森林。森林伟岸、壮硕、神秘,但是也寂寞、冷清。于是,森林里栖息了路过的飞鸟,成群的狼,形只影单的虎豹,还有看上去娇滴滴、傻乎乎的大熊猫。它们灵气十足,可是缺乏智慧。于是,山川与河泽之间有了人的踪迹。这一来,就热闹了。
我对这山水的敬畏与喜爱开始于火车上。躺在卧铺上,突然有种悬空的感觉。爬起来,原来是行驶于大峡谷之中。大峡谷,就是汉江穿梭其中的峡谷。火车在崇山峻岭间穿行,汉江与其间穿梭。列车需要开掘隧道,江水自行其是,它自己开掘自己的道路,它利用山间的峡谷,冲破束缚的障碍。8月的江水真绿啊,听不到它的声音,但能感觉到它的流动,仿佛流锦一般。这种无言突显了它的大气、宽阔。我静静的望着,青山、碧水,还有山腰突然冒出来的那神秘的人家。。。。。。。
没想到SAC就在秦岭的脚下。到了之后,我很快就让校友带进了一次山。那天我出发晚了,一直到10点才开始进山,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石子路。那可是8 月啊,大太阳在头上呢。我们的目的地是建基岩——据说是明朝建文帝朱允文被他叔叔成租赶下台后避难的地方。到了,有条小溪。我们高兴的在里面一扫满路的热、渴。然后,被遗憾的告之,仅仅是到了下面,还要经过真正的爬山才能进去。那半小时的爬山比两个多小时的石子路累多了。那叫路吗?两个人是走不得的,除非外面的想掉下去;路边还有很多杂草,遮掩着,让你看不见下面,诱惑你软绵绵的踏上去,掉下去。掉下去是绝对不可能拣的起来的。难怪叫“建基岩”,原来是依附在山上的岩洞里建造的。主位当然是建文帝了,大殿里还供奉了孔子、老子、如来佛祖。山民们追求幸福,他们把儒、道、佛都拜上,让诸神共保平安。大殿的浓重烟火和山妇的参拜时投入的神情让我体会到了他们的虔诚。
SAC的旁边有条河,我周末的时候会去河堤上溜达。沿着河堤走进去,树木是越来越密,碰到的人是越来越少。开始还能看到很多人在田里劳作,听到他们的声音,白色的水鸟扇着翅膀从他们头上掠过。走到密的地方,简直是阳光都透不进去了,不论外面是怎么的艳阳高照。那时两边就不是田地了,好象都是苗圃,不知河边哪来这么多苗圃?还有潺潺流水。我曾走进一条小径,一条幽静,幽径。两边也是苗圃,但好象没人管理,因为我看到那的树苗已经密的都站不下人了,还怎么移栽?连水声都没有了,我自己的脚步和偶尔的鸟鸣。尽头有个小房子,才让我有了走下去的勇气。房子门口栓了一条狗,呼,站起来看着我。旁边又是一条笔直的小径,高高的松树,非常高。走进去,呼啦啦,原来是水鸟的巢。我看到路上都是白白的,哈,鸟粪。我赶紧往前冲。还好,一路平安。只是惊起了鸟儿,还引起了犬吠。这条小道过去,仿佛回到 了人间,是个村子了。
SAC就是在这山水中间。SAC人更喜欢骑摩托车,应该能想到为什么了吧?我终于体会到,我大学的贵州同学为什么会开汽车而不会骑自行车了。

alant(2014-11-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