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金融业
(一)典当业
借款以物作按,谓之质。经营质业,称为典当。陆丰的典当业,始为当铺,也称押店。是经营各种物品(动产)抵押放款的信用机构。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典当业为南北朝时代寺庙经营的质肆。陆丰的当铺大约在清代就己经设立。在鸦片战争以前,封建社会相对安定,使用的金属货币也相对稳定,典当业得以发展。民国以后,由于农村生产和工商业不景气,社会风气败坏,烟馆、赌馆、妓院林立,人们日趋贫困,在这种情况下,典当业曾出现短暂的繁荣。到了民国20年后,由于西方列强进一步入侵,国内新式银行的出现,加上政局动荡,战事频繁,货币贬值,典当业逐步衰落。抗日战争开始后,为避战祸,人心恐慌,工商业萧条,且通货膨胀,物价涨落幅度大,典当业也蒙受巨大的损失而遭受打击。陆丰的典当业始于清代中末期,从乾隆期间开始,由于没有银行的出现,典当业就应运而起。在光绪、民国初期、押店和当铺发展势头颇为兴盛,据有关史料记截,陆丰的押店和当铺约有二十多余家,分布在陆丰县东镇城区内、河田镇内、碣石镇内、甲子镇内、大安和博美及郊区等地,主要有东海镇的马街、三六九圩、大铺内、旧圩和新圩等,有陈记押店、西门大顺当铺和藏兴街当铺等,都是当时民间比较出名的金融机构,适应当时的个人经济调节和民间融资,起到了相当明显的效果。据传说东海镇(县城内)有9家、河田镇有4家、甲子有3家、碣石有3家、博美有2家、炎龙(今为城东)有1家等。最早的陆丰典当是在陆丰市东海镇内的大铺内姓王一家,发展最快、当额最大,但时间较短(无法查考)。
在中华民国时期,国内战火绵绵,导致陆丰的典当行业多遭变故。当物散失、夜间被盗等因素,使典当业一厥不振,有的关闭,有的勉强维持,在1927年冬,海陆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废除了高利贷的剥削,没收了所有当铺财物。1928年2月20日,建立了劳动银行。从此,陆丰的典当行业已彻底灭迹。在抗日战争胜利时期,各种典当行业又有复业和再次兴起的思潮,但因当时经济的恶性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发展和国民政府的腐败,致使金融行业混乱,有一些欲复业典当业的资金大多又转向炒买炒卖黄金、外汇和大米等,加上投机倒把活动又十分猖獗,陆丰的典当业大多己经衰落,随之慢慢的趋向自行消灭的边缘。
民国时期以前,陆丰的当押铺店的开业和歇业,需经向官府进行申报核准,并按年交纳饷银在200两至500两不等之间,称之为“饷当”、“饷押”。当时的典当业大部分都是为本地的富商豪绅、地主、土霸所开设,每间当铺资本少则三、五千两白银,多则上万两。其经营方式大都是独资经营。但也是有部分是合股经营,经理在股东中推举,其组织机构较为严密。每家典当铺一般有6至10人,内设有企柜(经理)1人,先生(司票)1至2人,管当2至3人,标柜(走架)1人,火头炊事1人,保镖1至2人,分别履行鉴别当品、定价、写票、保管、走堂、伙房和保卫等职责。
典当业,可分为当、按、押3种形式,当期3年,按期2年、押期1年,期满清利,可延长3至4个月。按的名称,在民国后就出现。利息以按的典规,月利三分,虽年月之长久也不得超过一本一利,都是在白天照常营业。在晚间营业的,当本九折付款,赎回十足加利,典当业之业务,除借款以物作按外,也有低利吸收存款。
距今100年前左右,陆丰的当押业发展的规模比较大,当押店遍设于东海、河田、碣石、甲子等城市圩镇和大安、博美、炎龙(今为城东)等农村圩镇,尤其是在东海、河田、碣石、甲子、炎龙(今为城东)地区较为兴盛,当押店的顾客主要是农民、渔民和城乡圩镇的劳苦大众。每年农历中秋过后至春节的2月,是陆丰的当押业最为旺盛季节,广大劳苦大众肩挑棉胎、衣物、农具和渔具等质押物品,到东海、河田等城乡圩镇、当押店、铺,质了钱有的购回生活资料,有的购回生产资料。他们是当押店、铺最为欢迎的顾客,因为他们的质押物品不是向别人借来的,都是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必需用具。当后必赎回,当押店、铺可稳得3分的利息。
陆丰的典当以超过本息的物品抵押,当价视物品的贵重程度而定,一般金银首饰、珠宝玉器、古缎丝绸、衣物农渔具等都为2至3折,月息一般为3分,低则有2分、高的也有4分,一般期限为半年至一年,个别因特殊情况的也有2年,甚至3年。在限期内凭票赎取,本利两清,逾期“没当”,不得回赎。“没当”的物品,一般由当主按当额再加2.5%至5%的利息发售,获利甚丰,可见当时的广大民众生活之困苦,典当业对民众剥削之深重。清末至民国时期的陆丰典当行业主要概况为:
1. 当铺的特点
开设当铺与一般经营商业不同。开设一间普通商店,只要有点资金,有一间适当铺位,办个执照,就可以备货开业,设备简单,要开就开,要歇就歇,只要不拖欠市面帐款,无需办理其它手续,即使是亏本倒闭,也不过是由债权人邀请当地商会公证,将存货傢俬封存拍卖,偿还欠款,所谓欠债还钱,绝无其他手续拖累。开当铺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1)开当铺要财势力足,首先要有雄厚的资金和权势,开当铺的资本家,一般都是地方上的首富,事前要先向当地官府办理申请手续,并自愿每年承担缴纳若干饷项,得到批准和领回执照后,才能开业。所以在过去的当铺招牌上,除书定某某字号外,还须在招牌上端或下面加写“饷当”二字。表明己按手续承担纳饷。
(2)当铺,对当铺押任何物品,在书写当物凭证时(俗称当票)都得加上破、旧、次等不按货物实质等不公平的字眼,举例说:“如果当一套新布衣服,它则写旧布衣服一套,当一顶银头鬃时,不写明重量,而写成色低次银头鬃一顶,当一番半新旧棉被时,则写成破烂棉被一番。其它诸如铅、铜、铁、锡等器具,同样不写明重量,而写旧、次、低质铅、铜、锡器几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3)人们当押货物,无非是因急需用钱而为之。所以当铺业务涉及千家万户,贫家富户,过往客商,整个社会各行各业。其时的当铺业既为人们所需要,又为人们所痛恨,连在当铺做工的人,同样为广大群众所憎恨,当面称他“当铺先生”,背后则呼之为“当铺狗”,说他们凡事讨好主人,坑害群众。所以开设这种行业的主人,不仅要巴结官府,而且也要参拜“土地神”,对当地的豪门绅士这类地头蛇,逢年过节,都要请客送礼,借为虎伥,以保安宁。
(4)过去当铺业的行规,对衣服被褥、农具(如犁头、铁耙等),铜、锡器具(如铜窝、酒鼎等),以及金银手饰等物,均可入当。当值只能按随行就市的时价二三成,最高也不超过五成、纳息则按照当押价值,自当押之日起月息三分计算。期限:自当押之日起一般以半年至一年为期,个别也有2年,甚至3年。逾期不赎则作断押论处。
2.当铺的管理
当铺管理十分严密,内部一般主要分企柜、司票、管当三项等,各司其职,互相配合。
(1)企柜。有挂帅家长一人,助手三五人。当家长的是重要人员,知识、才干要非常丰富,不但对入当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要有识别真假、成色的知识,还要对上下过往人员等有识别应酬能力,当企柜的人,一般都是上了年纪,多是五十岁以上老于世故的人。对来入当人员,看人睹物,如遇地方上的光棍恶霸或赌头流氓,会给点体面和便宜,以免招惹是非。
(2)司票。就是书写当物凭证(俗称当票)的人,这种人才亦是经过严格培训而成的,不论当什么东西,当价若干,他在当票上都一笔写成。当票是用白玉扣纸印成的,长阔度似32开作业本,成日字形,木刻板,印红色,上端是当铺的商号,下面中间留着两公分宽的一行空白,由司票员用墨笔书写当物和当值,字体类似大草书,又似画符,而又与大草书与画符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不是看惯的人,很难辨认。两边印着当押例规(即注意事项),如每月利息多少,当物期限,及当物如遇虫蛀、鼠咬、水火盗劫各安天命等,红字楷书,最后一行是编号及年月日,这些也是司票员用笔上墨书写。最后盖上一方形当铺硃印。
(3)管当。就是管理入当物品的人员,在接到当物,即行包捆,附上原司票员用杉木牌所编号码标签,并按各种物品性质,分门别类,适当安置。如属贵重物品,另交专人内管,存入深间楼房。这些人员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取赎时,皆能得心应手,无须翻检拖延和失误。
(4)当、赎程序。一是入当。当押物品,物主先将所要当物品交上当铺柜,声明当款若干,企柜即将物品摊开翻检查阅,双方讲定当值,算是成交。企柜即将当物交与其背后的司票,交代当款若干,司票即按照讲定物值,书写当票,编列号码日期,另写标签,一同交与管当,管当按票查对无误,留下物品,将票交给企柜,经企柜过目后,即将钱票一并交与当物人。二是取赎。取赎时,当物人将当票交给企柜,核计本息,企柜收款后,将当票交与管当,由其按照原票所编号码与当物核对相符,即将物品交与企柜,转还赎货人。并当司票将原票及在帐簿上分别盖上“已于某年月日赎注销”木印备查。
(5)当铺营业时间例规。当铺营业时间一般每日上午八时开门营业,至下午四时关门。但每年在尾牙(农历十二月十六日)起,至年三十晚(月小二十九晚),因需钱过年的当物者及赎取者增多,当铺便逐渐延长营业时间,开设夜市营业。并在这段时间内,作为特殊优惠,对取赎当品,一律减息一分,作为照顾当客。十二月二十四日起,开始夜市,一般至晚上十时关门。月大二十八,月小二十七日,一连三天夜市又延长至午夜二时,年三十晚因人流拥挤,经常通宵达旦。翌日年初一起,停止营业,当铺内部盘点当物,清理账目、整顿内部和人事调整,待各项工作安排妥善后,择吉开张,继续营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