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民俗专家云集广州天河区论道乞巧文化

家乡区县: 广州市天河区

    8月8日,广州乞巧文化论坛在广州市天河区拉开帷幕。本次论坛以“认知·传承·融合”为主题,来自马来西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的乞巧民俗专家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乞巧民俗专家共聚一堂,围绕乞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重大课题,展开了一次高层次的学术研讨。

    据悉,为进一步扩大广州乞巧文化节的影响力,加强乞巧文化的国际交流和学术研究,宣传岭南传统文化——广州乞巧民俗文化的良好形象,广州乞巧文化节组委会主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承办了此次广州乞巧文化论坛。论坛作为广州乞巧文化节的重头戏,将打造成为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俗文化盛宴和国际性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本次论坛以“认知·传承·融合”为主题,围绕广州乞巧文化的传承、广东非遗保护的本土经验以及国内外非遗保护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融合等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海内外专家学者、传承人代表等,总结乞巧文化传承经验,梳理传统节庆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本土经验与世界意义、非遗文化生产性保护、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相融合等重大理论,结合天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区的目标,全面推进世界文化名城中心区建设的具体实践,推动天河当好广州走新型城市化发展排头兵。

    参会专家学者、民间艺术大师等人数众多,发言踊跃、气氛热烈,主办方于8月上午专门安排了论坛开幕式,以及邀请了多位专家进行主题演讲,下午分为三个分论坛继续进行研讨。上午在论坛上作主题演讲的有: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中国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稚田;日本民俗专家、日本大阪枚方市七夕研究会会长鸟居贞义;台南市国际文化交流协会顾问朱庆庆;广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成员曾应枫等,在8日上午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广州乞巧文化节自2005年恢复举办以来,今年已是第九个年头了。近年来,天河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号召,着力传承发扬乞巧文化,为岭南文化增添新亮点,把乞巧文化打造成广州世界文化名城的新名片。天河珠村乞巧文化已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文化大观园中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据了解,“天河乞巧习俗”已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吉街珠村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州乞巧文化节被评为“广东省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

good桜怡(2014-11-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