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纫秋(1929.5—2003.5),浙江省苍南县人,武汉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建筑美术有影响的画家之一。华纫秋先生小学时期曾跟乡梓前辈文人金函先生补习古典文学,后又得到张鹏翼先生的指导,因而奠定了较好的文学基础。少年时期,华纫秋先生对美术的爱好和追求并无师承,都是来自民间艺术和京剧艺术,以及大自然的美。他爱京剧的脸谱、服装的夸张手法和装饰趣味,他爱大自然那千变万化而又毫无雕饰的美。1947年,华纫秋先生真正开始步入艺术殿堂,从那年9月进入苏州美专国画系。1950年,他又考进杭州艺专。1952年转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就读于当代三个有影响的美术学府。
使他有机会亲聆如颜文梁、黄宾虹、关良、张汀、张光宇、古元、吴作人、徐悲鸿等一代大家的教诲。有机会经常拜读南北各个流派名家代表作,这对他后来的艺术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苏杭两地富于诗意的自然风光,对他以后的审美情趣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北京古老、博大、厚重、苍劲的风貌又给他带来了巨大震撼。华纫秋先生自喻:“先到苏杭恰似邂逅少女,再进京都,犹如得交豪客。我多么希望在秀丽中见苍劲,在轻快中有厚重,二者得兼。当然既得佳侣又逢豪客,世间难得”。1954年,华纫秋先生自中央美院毕业后,先后在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工人报社从事美术编辑工作,1961年调至武汉城建学院,从事水彩和素描的教学。从此水彩画创作与环境艺术研究也就成为他毕生从事的事业了。
20多年前,苍南有关方面委托华纫秋先生任职的武汉工业大学设计研究所为“滨海.玉苍山风景区”做详规,也就在那时,玉苍山、碗窑、莒溪、渔寮、蒲城等地留下华纫秋先生的足迹。桥墩水库的湖泊因背靠玉苍山,其势如蜿蜒长龙,华纫秋先生还命名其为“玉龙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