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幸福海宁”建设为主线,扎实开展“有效投入加速年、治水生态推进年、提振精神实干年”活动,振奋精神,克难攻坚,加大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力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局面。 一、综合
初步测算,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33.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5%,高于嘉兴平均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62亿元,增长0.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4.19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43.84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0:57.5:38.5。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94912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5325美元),增长9.0%。
2013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4%。分类别看: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4.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7%,食品价格上涨3.8%,居住价格上涨3.1%,衣着价格上涨0.8%,烟酒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1.4%,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0.2%。
二、农业
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9.44亿元,可比增长0.2%。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0.56千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7.76千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2.80千公顷,其中油菜种植面积4.76千公顷,下降6.1%,蔬菜种植面积12.02千公顷,增长3.4%,花卉苗木种植面积3.29千公顷,增长11.6%。粮经种植比由上年的54.88:45.12调整为54.91:45.09。全年粮食总产量18.28万吨,下降0.2%;蔬菜总产量31.76万吨,增长6.3%;油菜籽总产量1.22万吨,下降4.4%;蚕茧总产量0.63万吨,下降11.7%。
全年生猪饲养量46.18万头,下降25.0%,家禽饲养量2085.92万只,下降4.8%。全年肉类总产量4.73万吨,下降10.1%;水产品总产量4.27万吨,下降2.4%。
高效生态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拥有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3个,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认定、认证农产品91只,通过“三品”基地认定、认证面积17210.4公顷。农产品品牌建设加速推进,全市共有嘉兴市级以上著名商标24个,名牌产品17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农业节庆活动发展加快,成功举办第五届农博会。
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全市有农业龙头企业47家,实现产值36.27亿元;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获得新发展,全市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5家。
全年农田基本建设完成土石方520万立方米,其中水利建设完成土石方416万立方米,水利建设总投入3.71亿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3.32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27.60千公顷。疏浚河道344.2千米、长效保洁1931千米(已经实现全覆盖)。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7.04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1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1307.53亿元,增长12.9%,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827.70亿元,增长9.7%,重工业实现产值479.83亿元,增长19.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462.81亿元,增长22.2%;实现产销率96.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349.75亿元,增长13.3%,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27.7%。
主导产业中,规模以上皮革工业实现产值164.73亿元,增长4.2%,规模以上纺织工业实现产值399.22亿元,增长12.9%。两大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43.1%。同时,化工医药制造业、建材工业和金属制品业等一些行业快速发展,分别增长30.4%、21.7%和19.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5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实现利税99.90亿元,增长4.4%,其中利润52.70亿元,增长50.3%。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7.2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市建筑业施工产值208.83亿元,增长10.2%。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82.63万平方米,下降1.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8.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完成172.30亿元,增长18.4%。
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07亿元,增长94.4%;第二产业投资172.53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投资193.75亿元,增长23.4%。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0.35:47.96:51.69调整为0.56:46.84:52.60。
全年投资项目1080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686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59.36亿元;建成投产项目591个,新增固定资产240.40亿元。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3.63亿元,增长28.3%。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投资2.36亿元,新开工施工面积6.6万平方米。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6.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1%,商品房销售额73.61亿元,增长56.9%。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4.05亿元,增长14.1%,对整个消费品市场拉动13.2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29亿元,增长9.7%,对整个消费品市场拉动0.6个百分点,城镇消费市场增速快于农村市场4.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46.19亿元,增长14.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3.15亿元,增长8.2%。
年末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8个,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13个。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38.23亿元。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蔬菜类增长114.8%,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89.4%,金银珠宝类比上年增长69.7%,粮油类同比增长49.1%,家具类同比增长44.2%,服装鞋帽及针纺织品类同比增长18.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