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经济

家乡区县: 浙江省海宁市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57.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出口总额45.62亿美元,增长14.4%,进口总额11.95亿美元,增长16.5%。全年完成一般贸易出口37.63亿美元,增长12.9%;完成加工贸易出口7.99亿美元,增长22.3%。在出口总额中,三资企业和自营出口企业出口分别达13.26亿美元和32.36亿美元。

全年新批“三资”企业50家,比上年增加30家。新批外商投资项目84个。全年合同利用外资5.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5亿美元,分别增长47.8%和42.5%。

七、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6.9%。

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公路(乡道以上)通车里程达865公里。客货运输总量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1923万吨,其中铁路3万吨,公路957万吨,水路963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259244万吨公里,其中,公路84707万吨公里,水运174537万吨公里。全年客运量2901万人,其中,铁路166万人,公路2735万人;客运周转量80946万人公里,其中,公路80946万人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56亿元,增长11.9%;电信业务收入8.98亿元,增长10.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9.85万户,下降0.1%,普及率36.3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5.90万户,增长6.1%,普及率116.6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达21.21万户,增长18.3%。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236.83万人次,增长13.1%,接待入境旅游者12.41万人次,增长10.1%。旅游总收入达到129.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旅游外汇收入(入境过夜)3653.95万美元,增长12.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94.26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49亿元,增长18.5%。全年财政支出51.19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教育支出13.96亿元,农业支出4.72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90.9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3.95亿元,增长15.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5.46亿元,增加58.70亿元,增长13.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06.7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8.96亿元,增长14.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55.81亿元,增加46.7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47.43亿元,增加43.76亿元。

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7.67亿元,增长5.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89亿元,增长18.3%;人寿险保费收入4.77亿元,下降0.9%。保险机构保险赔款支出3.03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2.87亿元,人寿险赔款支出0.17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拥有小学27所,普通中学28所,中职类学校4所,幼儿园64所。高中段教育得到加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到99.48%。全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9587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小学在校学生42415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职业高中在校学生5385人,技工学校在校学生2127人,普通中专在校学生4085人。学龄前儿童在园幼儿数19687人。学龄前幼儿三年净入园率为99.08%。参加普通高校升学考试报名3488人,上线3364人,上线率为96.44%。参加高职单考单招报名417人,上线376人,上线率90.17%。年末电大在校学生6325人。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全年报考4742人次。农村成人教育蓬勃开展,全年农村共有8.37万人次接受了各类文化技术培训。

年末全市共有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66家。科技经费投入逐年增加,全年财政科技投入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8.5%。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经省科技成果登记的成果54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嘉兴市级科技进步奖12项。列为国家级新产品1只,省级新产品452只。2013年申请专利4111项,授权2320项。技术市场活跃,全年经认定登记和网上技术市场签约技术合同48项,合同金额8533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文化馆(站)13个。全年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2893场,观众人数212.85千人次。全市开展文化下乡243场。市公共图书馆总藏量98.44万册、件,比上年增长11.0%。流通书库送书309次,流通图书12.34万册;举办各类培训班89期,培训人员1896人次;举办各类文化展览活动64次、讲座40次。全市档案案卷数36.93万卷(件),比上年增长10.0%。有电影放映单位14个,全年电影观众75.99万人次。农村电影“2131”放映2559场,观众41.66万人次。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全年出版《海宁日报》315期,发行量37000份,共出版《海宁日报》1165万份。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全市共有医院、卫生院数22个,有卫生技术人员504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580人,注册护士1959人;有医疗床位3282张。城乡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卫生工作得以进一步加强,年末城乡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1.56万人,参保率已达99.75%。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98%。

全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169.23/10万,比上年下降8.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70‰,比上年提高2.37个千分点,无孕产妇死亡。“五苗”接种率99.43%,比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

加快体育设施建设进程,新增建了44个居民健身苑(点)。全年在省内外重大体育比赛中,我市运动员获得国家级金牌4枚、省级金牌41枚、嘉兴市级金牌165枚。全年举办单项体育赛事46项,成功承办了“钱江园区2013全国青少年斯洛克系列赛宝峰热电杯海宁公开赛”、“中国海宁速度轮滑公开赛”、“2013浙大校友杯桥牌赛”、“万达广场全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联赛青年乙组”等国家级赛事8项。全年共组织全市性群众体育活动20次,参加比赛运动员7469人次。镇、街道和体育社团组织群众体育活动474次,参加各类体育竞赛的运动员达4.1万人次。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人口出生率为8.41‰,人口死亡率为6.8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60‰,计划生育率为98.63%。户籍总人口669143人,其中男性328853人、女性340290人,总户数184583户。

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1397元和21359元,增长10.0%和10.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4041元和13806元,增长13.5%和12.1%。其中,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杂项商品和服务支出两项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6.5%和32.1%;农村居民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两项增长较快,分别增长55.0%和39.7%。2013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较上年基本持平,分别为29.59%和30.06%。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2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67.20平方米。

全年共举办人力资源招聘会114场,提供就业岗位13.53万个。举办各类培训班107期,使10471人次得到了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海宁市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年内共帮助9877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2013年末全市登记失业人数62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3%。

全力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年末参保人数36.11万人,其中企业参保34.42万人,比2012年增加3.44万人。全年共收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5.33亿元,收缴失业保险基金1.32亿元,为0.62万人次发放了失业保险救济金。稳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年末参保人数达35.87万人,其中大病统筹6.97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20个,床位3260张,收养1621人。社会救济总人数18052人,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550人,困难家庭2179人,临时救济73人,医疗救助9250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为931人和5619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额2052万元。全市各类老年公寓(包括敬老院)收养社会老人累计1239人。

年末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630个,农村社会保障网络覆盖12个镇、街道。拥有社区服务中心12个,提供服务项目226个,共提供服务活动15.4万人次。

十二、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全市耕地面积为33091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新增耕地474.87公顷。

初步测算,全年全市总用水量3.49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1.77亿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量0.33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0.3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85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0.16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0.04亿立方米;全市人均用水量522立方米。

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建城区面积为35.40平方公里,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3.67%。城市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得到扩建和完善,实施工程62.87公里,总长度达578.90公里。

供水网络不断拓展,全年新增供水管16.39公里,总长已达625.61公里。天然气利用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管网敷设2.33公里,总长度达286.64公里。2013年,城区路网更趋完善,市区新建道路13.26公里,面积38.00万平方米。

2013年实施的城建重点建设项目实际完成投资额6.92亿元。完成金利社区原“两违拆除”区块绿化改造、赞山路(碧云路—康乐路)、环西二路(城南大道—铁路下穿南平台)等城建工程。

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2013年,全年共审批新、改、扩建工业性建设项目255个,计划环保投资2.73亿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达100%。至2013年底,已创建8个国家级生态镇、12个省级生态镇(街道);省级绿色医院3家,绿色社区51个(省级13个),绿色学校72所(国家级1所、省级17所);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1家,银叶级绿色旅游饭店8家;嘉兴市级生态村130个,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省级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各1个。

“平安海宁”建设深入开展。2013年全市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为96.69%。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338起,下降0.9%,死亡72人,下降2.7%,直接经济损失471.4万元,下降0.5%。其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33起,下降0.6%,死亡66人,下降1.5%,直接经济损失203万元,下降0.37%。

paul123(2014-11-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