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豆村大蜡制作技艺 周至县豆村的大蜡是供奉在关帝庙里要燃着一年的祭品,豆村农历四月初八游大蜡,由匠人提前将十分精美的大蜡制作好,于四月初八早上由十多人抬上,(现时多装在汽车上)由仪仗对锣鼓队,秧歌队做引导,在村里游,村民把大蜡视为吉祥物。所到之处,单位、商店、住户即放鞭炮迎接,并赠糕点,烟酒、红色等物,进行答谢。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和外地的游客都来参观,像过会一样,十分热闹。 由蜡座和蜡体组成。蜡座是放置大蜡的底坐,一般在一张方桌上制作一个木桩或铁墩,将蜡作固定平稳,以便抬游或放置。蜡体呈宝塔形,由三个倒立的园台体垒接而成,每个圆台的上面有蜡盘,蜡盘外有蜡芽,蜡芽口径2—3公分,长10—15公分,其形状如卷曲了的莲花瓣,底层18个芽子,二层9个芽子,三层6个芽子。蜡体的中间是铜制的圆柱体蜡杆或竹制蜡杆,通贯可供点燃的棉质蜡芯。蜡体周围全是精雕细刻的飞禽走兽,其花红草绿鸟欢兽鸣,千姿百态,生趣盎然,蜡体四周又用五色彩线缠绕,如五彩祥云飘曳,寓意吉祥、福瑞。蜡亭属大蜡的装饰物,是用木、竹、纸张扎糊成的亭子,四周饰有花鸟、走兽,套置在大蜡外围,把蜡体衬映得更加美观漂亮。 标准大蜡体重60公斤,蜡体高1.2米,外径90公分。1998年台湾道教协会曾灌制了100斤的大蜡一对在楼观台祭拜老子。有一年还灌制了每个重500斤的大蜡一对。一般蜡体要点燃一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