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在美上市,之前频繁传出的各种资本动作似乎也接近了尾声。如今趁着难得的寂静期,宏观上总结下阿里巴巴过往一段时间眼花缭乱资本收购的背后逻辑,看看素有商业哲学家称号的马先生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棋?
截止到现在,阿里的整体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重要阶段:
1.0电商突破口之下的全行业整合
2.0以数据为核心的虚拟数字社会搭建
3.0以人本源需求满足为目标的虚拟社会搭建
为什么是如此一个战略逻辑?
马云的阿里从电商业务切入,在短短的时间里迅速成为电商产业发展的代名词,并且直接成就了互联网商业模式中“电商”的地位,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的发展速度,才使得这个产业的发展红利迅速的消减。网络上很多人指责淘宝榨干了中小商户的辛苦钱,却用其垄断优势压榨着这些商家,本质上也印证了这种发展红利的消失殆尽。
因此更像传统媒体商业模式的阿里,仿佛看到了其商业模式发展空间的局限,一种基于全产业链整合的动力由此萌生,对于围绕商业的物流产业以及支付领域的加大投入,一方面是加大对电商平台和业务的支撑,一方面也是为了拓展全新的盈利模式。
阿里云、数据开放战略成为其重要的阶段性产品和服务,其本质上是通过并购等方式,在其掌握的互联网虚拟世界里的网民商业交易数据的基础之上,吸纳网民商业交易之外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场景下,所有能够产生的数据,并在阿里云之上建立起对于所有网民在虚拟数字世界里的虚拟画像;并借助这种画像技术的成熟,通过虚拟世界里的直接模拟,建立起了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体系,一个完整的虚拟社会体系,再用这种虚拟社会体系的运作来反促进现实社会的运作,这或许已经超出的所谓O2O模式的层面,直接表现为一种虚拟与现实连接,并且虚拟与现实不分的状态,阿里从虚拟的商业房地产商摇身变成了虚拟社会的数据中心,一个阿里的虚拟社会正在初见雏形。
虚拟商业、虚拟社会、虚拟政府,这或许是当下我们能够看清楚的阿里战略规划意图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彼此联系又相互承接,曾经还只在马云的头脑里,如今通过其资本市场上的频繁动作,特别是一些跨界的动作,已经能够让我们清晰感受到一个清晰的战略布局图的初步形成。
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m23.cn/chefei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