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杏坛【四】

家乡区县: 佛山市顺德区

人文(三)

陈华顺 生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顺德杏坛东马宁乡人。13岁时在佛山米店做工,后以找钱为业,故有"找钱华"之称。陈个头高大,天生神力,对武术十分痴爱,39岁时,拜当时佛山有"咏春拳王"之称的梁赞学习咏春拳,先由木人华(李华)代教,1889年李华病逝后由梁赞亲自教授。陈悟性颇高,对梁赞所传之技苦练不缀,故得其师衣钵真传。他不仅能武,且能善医,在随师学艺其间同时习研医术,1895年梁赞年老时还代师坐堂诊治病人。 陈华顺在佛山的门徒甚多,除传技儿子陈汝棉外,有雷汝济、陈锡侯、何*建、黎厚培、陈孔大、吴小鲁、何汉侣、吴促素、叶问等。1911年,陈华顺因中风回乡养病,1913年病逝。
何藻翔(1865~1930年) 字翙高。顺德杏坛马宁乡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授兵部主事,为官刚正。甲午之战中,清朝海陆军惨败,藻翔联同礼部主事罗凤华(顺德大良人)抗疏弹劾兵部尚书孙毓汶,历数六大罪状,为倒孙先声。工诗学,著有《邹崖集》。所编《岭南诗存》以精审见称于世。
尤列(1865~1936年) 字少纨,号小园。顺德杏坛北水乡新基坊人,同盟会元老。青年时代与孙中山、陈少白、杨鹤龄并称"反清四大寇"。协助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总部。后奔走日本和南洋各国,联络华侨支持民主革命。民国成立后,隐居香港教书行医为生。其故居及宗族祠堂仍存于杏坛北水村。
黎六禾 (1872~?年) 名国廉,字季裴。顺德杏坛昌教乡人。光绪十九年(1893年)举人。 官至福建兴泉永道道员。民国初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时,在肇庆联同国民党人成立军政府讨袁。后隐居香港终老。工填词,擅灯谜。著有《玉蕊楼词集》、《玉蕊楼春灯录》。
黄节(1873~1935年) 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顺德杏坛甘竹右滩人。清末在上海与章太炎、马叙伦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刊印《风雨楼丛书》,创办《国粹学报》。民国成立后加入南社,长居北京,任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一度出任广东教育厅厅长。以诗名世,与梁鼎芬、罗瘿公、曾习经合称岭南近代四家。著有《蒹葭楼集》。作品兼见唐诗的文采风华与宋诗的骨格峭健,人称"唐面宋骨"。对先秦、汉魏六朝诗文颇多精当见解,有《诗旨纂辞》、《变雅》、《汉魏乐府风笺》、《魏文帝魏武帝诗注》、《曹子建诗注》、《阮步兵诗注》、《鲍参军诗注集说》、《谢康乐诗注》、《谢宣城诗注》、《顾亭林诗说》等专著行世。
麦孟华(1874~1915年) 字孺博,号蜕庵。顺德杏坛吉祐乡人。康有为弟子,参与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长期在海内外主持维新立宪派报刊笔政。政论文颇得康、梁神髓。诗词风格绵丽沉郁,诗人陈三立认为,康门弟子能以诗鸣者,只有潘若海和麦孟华二人。著有《蜕庵集》。

laiguanliang(2014-11-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