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强县的关键时期。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依据《中共武功县委关于制定武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认真总结我县“十五”经济发展经验,全面分析今后一段时期全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现提出武功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五”回顾和“十一五”形势展望 :
“十五”回顾 :
“十五”时期,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抓住两大机遇,依托区位优势,实施东扩西连,推进一体两翼,加速四化进程,构建经济强县”的总体思路,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奋力拼搏,全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一是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十五”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 35亿元,年均增长11. 3%,高出预期目标0. 3个百分点。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杨凌武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新格局初具雏形;支柱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形成新优势,“十五”末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8亿元,年均增长38%;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非公经济占全县经济份额达到75%以上。三是重点项目和城镇建设成效显著。五年共投资近9亿元,实施了1的多个重点项目,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四是改革开放全方位推进。90%以上的国企顺利完成了改革任务,全面取消了农业税。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五年累计签定216个项目,吸引外地资金15. 3亿元。五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00元,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25元,年均增长6. 7%。六是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步。我县先后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县“四连冠”、全“二连冠”、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省级社会治安模范县、省级计划生育综合服务县等殊荣;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明显,形成了团结稳定、政通人和、百业兴旺、跨越发展的大好局面,县一域经济社会步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
形势分析 :
“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实现武功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这条主线,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国际和沿海地区资本及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我县正处于经济增长上升期,,一系列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实施,使县域经济的承载能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的空间进声步增大。这些都为未来五年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也面临诸多困难和严峻的挑战。主要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在逐步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对县域经济中的一些产业和领域带来暂时影响;农业税费的全面取消,直接影响了县级财政收入,财政紧张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因利益分配引发的矛盾有可能在“十一五”期间形成一个矛盾凸现期,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县域经济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经济总量严重偏小,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规模较小、关联度不高、拉动效应不强;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一提高,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我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