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剪纸大王——段建珺

家乡区县: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

段建珺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怎么熟悉。但是,看过剪纸作品的人可能多多少少对段建珺有点印象。我以前也不怎么了解我们家乡的剪纸文化,可是在2008年以后,我开始慢慢的对家乡的剪纸文化有所了解。因此,也就对这个家乡的剪纸大王——段建珺有了一点儿的了解。图为段建珺

他生于和林,长于和林,他学习的是油画,却致力于抢救和发展民间剪纸,并带着和林格尔剪纸从山村走向世界,他就是37岁的内蒙古剪纸学会会长,段建珺。
和林格尔剪纸历史悠久,别具特色,在和林格尔大大小小的村落中,有不少技艺超群的剪纸能手。家家户户都要且窗花,在农村长大的段建珺耳濡目染,从小就喜欢剪纸,喜欢美术,上过大学后,他更加认识到剪纸的文化内涵和作用。1994年段建珺开始普查和林格尔的民间剪纸艺人,时任和林宣传部长的姚子民给了他极大的支持,1998年7月10日,和林格尔剪纸学会正式成立,和林文化局专门为他成立剪纸传习所。
为了让更过的人了解和认识和林格尔剪纸,段建珺争取和利用一切机会宣传和林剪纸,在他努力下,1999年,第一本《和林格尔剪纸集》出版,之后,,2000年,在他与姚子民积极与呼和浩特大型活动办公室沟通,争取到了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组委会的邀请,和林格尔剪纸学会的会员创作的剪纸作品参加了文化节民俗展示,从和林格尔农村,学校来的剪纸能手还为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现场剪纸,和林格尔剪纸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欣赏。
首次参加昭君文化节扩大了和林格尔剪纸在呼市的影响,其古朴厚重,活泼生动的艺术魅力,乘此良机,段建珺与昭君博物院的领导多次联系,协商,专门组织剪纸学会的会员一昭君故事为题材,创作系列剪纸,从昭君在家乡的生活,到昭君进宫,出塞,在塞外的生活等系列剪纸故事,共 幅,生动再现了王昭君的一生,以及普通人民对于昭君真挚的爱戴与怀念。昭君剪纸故事得到了游人和专家的高度好品,后来,昭君博物院专门建设了一个展厅,陈列展出这些剪纸作品。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林格尔剪纸,段建珺一边搜集民间优秀的剪纸作品,一边寻找各种机会参加各地举办有影响的剪纸比赛。和林格尔剪纸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取得了各种奖项。这样的成就让段建珺欣喜不已。
在努力推广和林格尔剪纸的同时,段建珺自己也创作了许多精湛的剪纸作品,他的剪纸雄浑大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先后获得过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和内蒙古一盒酥创作最高奖“萨日娜”奖,他的作品被冯骥才、盛中国等名人收藏,他本人还得到了中国“十大神剪的称号。”2003年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和林格尔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以剪纸的名义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和林格尔剪纸从此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现在,已经有了各种版本的礼品剪纸集子,有一些还漂洋过海出了国。
通过剪纸学会的介绍和宣传,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普通乡间剪纸艺人,成为剪纸爱好者数值和喜爱的剪纸艺术家,他们中有张花女、崔青梅、柴梅女、段莲女、张弟女等等。因为剪纸学会的鼓励和促进下,她们创作出了许多艺术价值很高的经典作品
为了更详实地发现和抢救民间剪纸艺术,段建珺经常下乡,了解老艺人们的生活和创作,收集剪纸作品,寻找剪纸艺人。
现在,和林格尔剪纸学会吸收了本县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剪纸艺人将近300人,段建珺把他们分为两类,一类是带向市场,走产业化的剪纸艺人,这部分艺人用剪纸来增加收入,一类是隐藏的原生态剪纸艺人,段建珺认为他们是真正可以创成历史和文化的剪纸艺人。
对于带向市场的剪纸艺人,剪纸学会要不定期地举办交流培训活动,向他们传授美学知识和剪纸技巧,以提高他们的剪纸技艺,迎合市场的需要。
2008年段建珺当选为内蒙古剪纸学会会长,他个人收藏了近五万幅剪纸作品,是国内个人收藏剪纸第一人,他把这些剪纸作品爱如珍宝,近年来,不但他个人的剪纸作品获得过许多国家级的大奖,更为重要的是他把和林格尔剪纸和地方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对剪纸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他正在筹划建设国内首家个人剪纸博物馆。

Mr FTX(2014-11-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