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历史(一)

家乡区县: 陕西省神木县

县境四、五千年以前,已有人类定居。经普查,在窟野河、秃尾河两河流域,有数处仰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

夏,县境属雍州地,为熏育占据。

商,为龙方地。

西周,严狁族占据。

春秋战国,县境为白狄故地(一说为林胡族地)。

秦,为上郡北境,又改属九原郡,称为新秦。

汉,元朔二年(前127),置五原郡。我狩三年(前120),称新秦中。后又在秃尾河下游置言阳、言阴、鸿门三县,属西河郡;秃尾河上游置白土县,属上郡。

三国、西晋,为羌胡占据。

东晋十六国,先后为后赵、前秦、后秦、夏政权属地。

南北朝,先为北魏地,置石城县(今解家堡一带),后改名为银城县,属上郡;后为西魏地;再后为北周地。置归真郡(今解家堡一带)。

隋,置银城县(今解家堡一带),属雕阴郡。

唐,开元十二年(724)置麟州(治所在今杨家城)、天宝元年(742)改为新秦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麟州,领属麟州,领属新秦(今杨家城)、连谷(今黄羊城)、银城(今解家堡一带)3县。

五代时,县境先后属唐、晋、汉地域,仍置麟州。

周、北汉,仍置麟州,与府州、胜州自立,随情势委依于周汉两大政权之间。

宋,仍置麟州,属于河东路,领新秦、连谷、银城3县。

乾德五年(967)升麟州为建宁军,后又复还旧制。

端洪二年(989)又改麟州为镇西军。

政和四年(1114)废银城、连谷两县,并入新秦县。

辽、金、夏为镇西军,后撤销镇西军,改为神木寨(仍在今杨家城,因城外有松树3株故名),先后被金、夏占有。

元置云州于神木寨。

至元六年(1269),废州为神木县,以葭州领属的太和县(金建,在今太和寨)并入。

明洪武六年(1373),改神木县为神木堡,属榆林卫,洪武十四年(1381)复置神木县,属葭州。

隆庆间,置东路神木道于神木,管辖葭州及神木、府谷、吴堡3县。

清雍正九年(1731)神木道改为延绥府道,移驻绥德,神木县属于葭州,后属榆林府。

民国神木县属于榆林道(后改为榆林专署)。

马艳青(2014-11-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